辐照新闻
核技术应用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指导和西藏自治区经信厅、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原子能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坚持“四个面向”,主动加强市场对接,以藏药支柱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切入点,开辟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在藏药领域转化应用的实践道路。
2022-07-28
本次活动中,中国同辐发表了题为“伽玛辐照站技术及其应用”和“核技术应用赋能美好生活”的主旨报告,并通过宣传片、易拉宝、宣传册等方式扩大宣传效果。此外,利用本次机会,中国同辐向参会国家推介了已获得商务部批准的“辐照技术应用”和“核医学及放疗”相关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项目,积极推动核技术应用在非洲地区的宣传推广并惠及当地民生。
2022-07-28
原科恒辉技术有限公司是原子能院孵化的辐照加速器产业化重要平台,也是中核集团首个实现科技人员持股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该公司在山东省烟台市建有一个设备生产基地、一个辐照运营中心和辐照工艺研发中心,具备两台加速器同时开展辐照服务的能力。今年五月底,辐照运营中心1号加速器正式投入运行。
2022-07-28
高贺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高水平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解决卡脖子问题、研发共性技术、研制战略性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耳熟能详的C919大飞机、载人航天器、高速列车、重型运载火箭,这些战略性产品成功研制的背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2022-07-26
按照会议安排,审定会分特种同位素分离工、天然铀氧化物生产工、辐照加工工、加速度装配试验工4个分会场同时进行。
2022-07-26
据三亚鸣遥种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瞿建国介绍,该公司出资与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生产国内首台运用于种业诱变育种的2MeV电子辐照加速器,利用电子射线辐照诱发生物遗传性的改变,经人工选择培育新的优良品种的技术,具有打破性状连锁、实现基因重组、突变频率高、突变类型多、变异性状稳定和方法简便等特点,操作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全程可控数字化,将为数字育种、基因库大数据运用提供最直接的数据支撑,是数字智能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科技创新。
2022-07-18
因此,考虑到177Lu-FAP-2286的有效肿瘤半衰期(平均值:骨转移灶44小时,肝脏单发转移灶32小时),与177Lu或225Ac相比,67Cu或90Y(具有更高β粒子能量的额外优势)等放射性核素可能会增加辐照量。使用这些放射性核素进一步研究有望获益。
2022-07-18
研究人员利用重离子诱变技术对非模式工业产酶菌株——长枝木霉进行辐照诱变,并选育获得优良突变菌株LC-M4和LC-M16,其滤纸酶活分别达到了4.51 IU/mL和4.16 IU/mL,较野生菌株分别提高了46.91%和35.5%。借助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人员进行了长枝木霉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高产酶及分泌调控机理解析,发现突变菌株中与酶蛋白加工修饰和分泌相关途径的显著改变是纤维素酶高产的主要原因。
2022-07-17
钴源辐照室的建设主要分为钴源装置的设计与建造,放射性钴源的采购、运输与投放,以及辐射防护三部分。由于钴源发射的γ射线能量高且穿透能力强,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屏蔽,学校最终采用湿法工艺保存钴源。所谓湿法工艺,是指将钴源存储在深水井中,用水作为屏蔽物,使用时将其移出水井。
2022-07-12
14MeV质子回旋加速器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是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的又一成果转化。该产品既可服务于材料辐照需求,又可匹配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精度高的显著特点,为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提供了国产化新选择。
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