钍新闻
在随后的学术报告中,郭威研究员、陈金根研究员分别以《世界先进裂变核能前沿概述》、《上海应物所及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介绍》为题,对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系统、核能综合利用科学和技术等科学前沿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与在座学子进行互动交流。报告后,在叶祥熙研究员的带领下,复旦师生参观了核能展示大厅,近距离参观科研装置,感受研究所笃信科学、追求真理的科研氛围。
2022-09-19
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于2020年12月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克里普地体的东北部地区,随后对着陆点附近的月表物质进行了采样并成功月壤样品带回地球。风暴洋克里普地体的东北部地区之所以被选择成为嫦娥五号任务的着陆区,主要在于它被认为是月球表面最年轻的玄武岩单元之一并且富含铀、钍、钾等生热元素。
2022-09-16
铀和其他放射性元素自然地存在于含矿物和矿床的围岩中。这些元素提供了关于地下水作为化岩营养(或吃岩石的微生物群)的动力来源的新信息,这些共生微生物群以前在地球深层的地下发现过。当铀、钍和钾等元素在地下衰变时,产生的阿尔法、贝塔和伽马辐射会产生连锁反应,在周围的岩石和流体中引发所谓的放射性反应。
2022-07-0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俄罗斯联合核子研究所合作,合成了新核素钍-207,并发现了Z>82, N<126核区α衰变能的奇偶效应。
2022-05-30
嬗变是指一种核素吸收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变成一种不同的核素。
2022-02-18
钍在处于次临界状态的反应堆内进行裂变,通过粒子加速器输入中子,这意味着与传统核电站不同,该设施无法维持连锁反应
2022-02-09
Actinium-225 (锕-225)是一种发射 α 的放射性核素,在有效治疗癌症患者方面具有显着的前景
2022-02-08
内蒙古自治区核与辐射监测中心在全国辐射监测机构中,第一家通过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铀、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水中铀、钍四个监测项目的资质认定评审。
2021-12-15
内蒙古自治区核与辐射监测中心在全国辐射监测机构中第一家通过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铀、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水中铀、钍四个监测项目的资质认定评审。
2021-12-13
科学家们已经合成了四种放射性元素--钍、铀、镎和钚的四氟化物粉末。这四种元素是锕系元素,是一系列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