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AM新闻

英国公布原型核聚变发电厂

9月13日,PHYSICSWORLD发布了《UK reveals next STEPs toward prototype fusion power plant》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英国在建设原型聚变电厂方面的最新进展。极其困难、技术难度高、困难、复杂。这些只是在英国牛津郡举行的一次活动中用来描述建造原型核聚变发电厂计划的几个精选词语。9月5日,在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Culham校区举行的半天会议上,工程师和物理学家讨论了未来的挑战以及这项核聚变登月计划带来的机遇。所讨论的聚变工厂原... 2024-09-20

【光明日报】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 记者 姚昆摄/光明图片秋日,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区域一处山顶,一个直径6米的白色圆球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这便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它的本领可不简单,能高速接收卫星传回的探测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9月15日,随着系统完成部署,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正式建成,并进入常态化... 2024-09-18

中国科大实现百公里开放大气双光梳精密光谱测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窦贤康、张强和薛向辉等组成的交叉研究团队,通过发展大功率低噪声光梳,结合时间频率传递等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的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这一技术可应用于监测大尺度范围的地球大气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并可以扩展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用于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监测和精确校准。9月12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大气光谱学是研... 2024-09-13

伽马射线精确揭示核聚变反应堆的能量水平

2024年9月5日,INTERESTING ENGINEERING 发布了最新新闻稿《Gamma rays reveal power levels with precision in nuclear fusion reactors》,介绍了一项科学界的突破性进展。文章指出,计算氘氚反应产生的伽马射线为验证聚变功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对于聚变能源的研究和未来发电厂的许可都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开发出了一种测量核聚变反应堆功率的创新方法。他们发现,在氘氚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伽马射线,可以作为测量 2024-09-07

Tokamak Energy成立TE Magnetics部门:推进超导磁体技术商业化与创新应用

2024年9月3日,全球领先的聚变能源公司托卡马克能源(Tokamak Energy)宣布成立了一个名为TE Magnetics的新业务部门,专注于工业部署具有变革性的高温超导(HTS)磁体技术。HTS磁体为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强大而高效的磁场,这将推动科学发现、改善医疗诊断,并为国防工业的进步做出贡献。新一代技术通过限制燃料的极热等离子体,实现聚变能源设备的高效运行。聚变能源,作为星星的力量,对于实现向清洁和安全能源未来的完全过渡至关重要,TE Magnetics旨在... 2024-09-05

捷克政府和运营商ČEZ展望小堆技术

捷克核电站运营商ČEZ已与捷克政府签订安全协议,允许为其计划中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选择未来的供应商。该协议旨在确保捷克的安全利益在选择小堆供应商时得到保障。在最近为该国计划新建的大型核电机组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也包含了类似的程序。捷克贸易与工业部长Jozef Síkela表示,我们在捷克发展核能的努力不仅限于Dukovany新机组的成功招标和Temelín厂址新资源的准备。中小型反应堆可以成为捷克未来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 2024-09-04

LHAASO发现新类型甚高能伽马射线活动星系核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国际合作组首次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LLAGN)具有甚高能伽马光子辐射,从而证实低光度活动星系核能够将粒子能量提高至少到太电子伏特(万亿电子伏特)的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Very High Energy Gamma-Ray Emission from the Low-luminosity AGN NGC 4278 by LHAASO为题于2024年8月20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24-08-31

极端丰质子核¹⁸Mg的结构及其衰变机制的技术理论研究

作为核物理中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原子核的极限状态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探究目标。 18 Mg 作为极端的丰质子核,其存在的时间尺度已经接近人类认知的极限。在不到百亿分之一纳秒的时间内, 18 Mg 将先后发射两对质子。为了深入理解这种奇特的衰变机制,以及其背后的量子关联。我们发展了能够处理开放量子体系的Gamow耦合道模型。通过对 18 Mg 原子核密度分布,衰变演化,出射两质子的关联等信息的探究,揭示了 18 Mg 的核结构和价质子对的衰变模式,... 2024-08-30

利用等时性质谱仪测量72Ge32+的双光子衰变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一支由多个研究团队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利用储存环等时性质谱仪测量原子核的双光子衰变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近代物理所核物理中心储存环核物理室作为主要贡献团队参与合作完成。科研人员介绍,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可以通过γ衰变、内转换电子衰变、正电子-电子对衰变以及双光子衰变4种方法衰变到基态。在原子核的双光子衰变中,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同时发射两个伽马光子,该衰变过... 2024-08-28

非洲内陆国家斯威士兰启动核计划框架

近日,非洲内陆国家斯威士兰宣布启动一项重要倡议,旨在通过核技术在农业、卫生和能源规划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倡议的核心在于实施一项由国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主导、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支持的国家计划框架(CPF),该框架明确了斯威士兰2024~2029年的优先发展事项。斯威士兰自然资源和能源部长隆科克海拉·德拉米尼王子(Prince Lonkhokhela Dlamini)在启动国家计划框架时表示,该框架与该国的国家发展计划和联合...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