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ASTRO新闻

中国BNCT技术成功治疗软骨肉瘤,成果登国际权威期刊

近日,中国BNCT领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硼医疗与厦门弘爱医院关于BNCT首次应用于间叶性软骨肉瘤(MCS)的研究成果,正式发表于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主办的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s in Radiation Oncology》。这不仅是全球范围内BNCT技术在该罕见癌种治疗中的首次成功探索,更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BNCT技术已具备国际领先的临床转化能力。此次研究应用中硼医疗自研的国内首台套加速器BNCT治疗系统——极锋刀(NeuPEX)、专用治疗计划软件—... 2025-10-27

ROS收购Radparts 放射肿瘤学领域强强联合

2025年9月29日,加州旧金山,放射肿瘤学系统公司(ROS)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的直线加速器OEM替换部件独立分销商Radparts,此消息将于9月27日至10月1日在旧金山举行的ASTRO 2025大会上正式发布。这一收购举措标志着放射肿瘤学领域两大巨头的强强联合,旨在为全球放射肿瘤学机构提供更为全面、无缝的交钥匙服务。Radparts,前身为Catalyst MedTech旗下子公司,凭借其丰富的OEM替换零件库存,包括射频驱动器、速调管、磁控管等关键部件,在业界享有盛誉。而... 2025-09-30

近代物理所揭示高电荷态铁离子的电子-离子复合机制

铁,作为宇宙和太阳系中丰度极高的重元素之一,在天体物理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m),开展了M壳层类钠铁离子Fe15+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首次获得了质心系碰撞能量为0-90 eV范围内的电子离子复合绝对速率系数,为天体和聚变等离子体诊断和建模提供了重要数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ApJS 27... 2025-06-21

日冕物质抛射电荷交换EUV谱线测量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日冕物质抛射电荷交换量子态精确测量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3月18日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重要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277,35(2025)上。图:(a-b) 实验所得N5+与He电荷交换EUV谱线和线强比;(c) 日冕物质抛射示意图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剧烈活动导致的大规模带电离子物质和能量释放的极端空间天气现象,会引发强烈的地磁暴,严重影响卫星通信、导航系... 2025-03-26

越南将建设三家质子治疗中心

越南卫生部已指定相关单位在北部、中部和南部的3家大型医院建设质子治疗中心,分别是越南国家癌症医院(K医院)、大水镬医院(Cho Ray Hospital)和顺化中央综合医院(Hue Central General Hospital)。该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投资准备,力争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完工。根据 Globocan 的数据,越南每年约有169,547例新癌症病例,其中约60%的癌症患者被建议接受放射治疗。根据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学会(ASTRO)的建议,上述患者中约有5%(约8,938例)适合 2025-02-23

超新星中微子测量判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的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展的超新星中微子测量判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的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天体物理学报》)上。该研究提出,可以联合核心塌缩型超新星中微子、引力波和电磁光谱的多信使观测,将原先的中子星质量作为桥梁,来确定中微子的质量顺序。这一成果对揭示中微子的基本性质、探索超新星的爆发机制以及中微子对核合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的... 2025-01-20

原子能院团队新法判定中微子质量顺序获重要进展

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展的“超新星中微子测量判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的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天体物理学报》)上 2025-01-17

极目卫星团队在最亮伽马暴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怀柔一号极目卫星(GECAM)团队与北京大学黎卓教授团队合作,利用GECAM-C和其他设备的观测数据并结合理论研究,对史上最亮伽马暴(GRB 221009A)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揭示了伽马暴发出的相对论性喷流产生瞬时辐射、余辉辐射、特别是伽马谱线的物理机制,用全新的方法测量了喷流速度和张角,以及伽马谱线辐射区尺度,发现喷流以磁能主导。近日,相关成果的两篇论文在国际主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 2024-09-25

LHAASO发现新类型甚高能伽马射线活动星系核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国际合作组首次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LLAGN)具有甚高能伽马光子辐射,从而证实低光度活动星系核能够将粒子能量提高至少到太电子伏特(万亿电子伏特)的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Very High Energy Gamma-Ray Emission from the Low-luminosity AGN NGC 4278 by LHAASO为题于2024年8月20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24-08-31

科学家提出新的超铁元素核合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金仕纶研究员与合作者提出了新的超铁元素核合成机制。相关成果于8月20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宇宙中比铁更重的元素被称为超铁元素,其起源问题是二十一世纪物理未解之谜。宇宙中恒星内部的熔合燃烧可以产生最重到铁附近的元素,而超铁元素则只能来自于更高温度、更高密度环境下的爆发性天体环境。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被认为产生了约一半的超铁元素,该过程是...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