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ITER新闻

ITER氦气冷却系统(HCS)设计与研发合同启动会在成都举行

近日,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系统(HCCB TBS)氦气冷却系统(HCS)设计与研发合同(以下简称“氦冷合同”)启动会在成都顺利举行。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以下简称“核聚变中心”)主任罗德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西物院”)党委书记张必祥,院长刘叶出席会议。 2023-03-02

德国 Wendelstein 7-X 的成功核聚变实验

Wendelstein 7-X 是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聚变装置。其目标是调查此类设施是否适合发电。仿星器不同于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例如英国的联合欧洲环面 (JET) 或法国正在建设的 ITER。托卡马克装置基于统一的环形形状,而仿星器则将这种形状扭曲成 8 字形。这避免了当限制等离子体的磁线圈在环形环外侧的密度必然较低时托卡马克装置面临的问题。 2023-03-01

【科学的温度】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防火墙”在中国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标志着中国实现该项核心科技领跑,有力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2023-02-25

ITER:俄罗斯极向场线圈运抵施工现场 核聚变项目生产的最大部件

一个极向场线圈——俄罗斯为多国聚变项目生产的最大部件——已经完成了运往法国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 (ITER) 施工现场的旅程。 2023-02-14

中国核学会科普系列丛书《托起明天的太阳》入选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以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及其系列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东方超环(EAST)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聚变装置及成果,中国在参与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的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为主线,使公众“零距离”接触磁约束聚变大科学工程装置,通过平面阅读与可视化阅读的有效结合及充满创意的排版设计,生动的语言文字,使用漫画、动画、视频等方式,凸显该作品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故事的特点。 2023-01-30

核聚变|用氢氖混合冰颗粒冷却1亿度等离子体

在世界上最大的实验性聚变反应堆——正在法国建设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断”,即突然终止高温等离子体的磁约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作为应对之策,中断缓解技术,即当检测到等离子体不稳定的迹象时可以强制冷却等离子体的技术,是世界范围内一个密集研究的课题。 2023-01-18

核聚变|正在进行解决 ITER 技术问题的工作

正在努力解决在法国组装 ITER 聚变反应堆期间在两个关键托卡马克部件中发现的缺陷。ITER 总干事 Pietro Barabaschi 最近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些问题将导致该项目的更多延误。ITER 之前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制造等离子体,但巴拉巴斯基表示必须推迟。 2023-01-17

核聚变|ITER将更换隔热板上 23 公里的冷却管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ITER) 聚变项目更新了解决去年在热屏蔽和真空容器领域发现的缺陷的进展情况。 2023-01-13

等离子体|ITER 的更多延迟

ITER 之前的目标是在 2025 年之前制造等离子体,但巴拉巴西奇表示必须推迟,并补充说即使在问题被发现之前,这个日期“一开始就不现实”。他说,一个问题是尺寸不正确用于安装 19 x 11 米室的块的接头将被焊接在一起。第二个是隔热罩中的腐蚀痕迹。 2023-01-13

西物院ITER关键部件研制项目2023年度工作会在蓉召开

张必祥对核聚变中心给予西物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西物院将继续稳抓落实,执行好ITER国际和国内任务,ITER关键部件研制团队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力争取得更多领先的科技成果,以优异的成绩为我国聚变能开发事业作出新的贡献。核聚变中心项目工程处相关领导,西物院院本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聚变科学所、中核同创相关领导,各ITER关键部件研制项目组负责人参会。 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