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针对无机纳米材料的体内毒性问题,湖南大学团队利用核技术磁共振成像来研究

2022-05-18 16:08     来源:科技评论     磁共振成像
针对无机纳米材料的体内毒性问题,湖南大学团队为肿瘤多模态成像和光热治疗开发可降解磁性纳米平台

他叫宋国胜,目前是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自 2018 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结束博后研究,便回到国内任教。来到湖南之后,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项目,并获得 2021 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称号。

图 | 宋国胜(来源:宋国胜)

据悉,宋国胜主要专注于生命分析化学、多模态活体成像、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等领域。近日,他的一项新论文被审稿人评价称:“此次材料能克服大多数无机纳米材料长期存在的体内毒性问题,并可用于肿瘤的多模态成像和光热治疗,可给多模态成像引导的癌症治疗发挥优异的光热效应。另一方面,本次概念也较为新颖,为无机纳米材料在体内生物医学应用的转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让材料在癌症治疗诊断学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4 月 5 日,相关论文以《具有氢氧根离子触发光声、MR 成像和光热转换的可降解磁性纳米平台用于精确的癌症治疗》(Degradable Magnetic Nanoplatform with Hydroxide Ions Triggered Photoacoustic, MR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for Precise Cancer Theranostic)为题,发表在 Nano Letters 上 [1]。

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no Letters)

该研究要从无机纳米材料说起,其具有特定的电学、光学、磁学等性质,这使它在癌症成像与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可通过改变无机材料的成分、形状、尺寸、结构以及表面改性,使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能,以在医学领域发挥作用。

无机材料往往通过 EPR 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增强渗透滞留)实现在肿瘤中的积累,并且在肿瘤内部具有更高的浓度和更长的保留时间,借此实现有效的癌症成像和治疗。比如氧化铁这类无机材料,它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氧化铁有许多吸引人的特点,例如生物相容性高、磁学性能优异等,并且可通过修饰增加它的生物功能。此外,氧化铁还可产生不同的对比度,既能用于磁共振成像检测,也可通过外部施加磁场、热能或者药物释放,从而把引导材料到指定位置进行成像或治疗。

热疗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微波、超声波能量和磁力等能源,在肿瘤区域附近产生热量的治疗技术。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表面组织,由于健康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温度耐受性不同,肿瘤细胞在不影响健康细胞的情况下就会死亡。

光热治疗(PTT,photothermal therapy)是指在近红外(NIR,near-infrared)激光照射下,利用光吸收材料产生高热(>42℃),已被广泛用于有效消融各种实体肿瘤。作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治疗,PTT 可以提高给药效率、调节肿瘤微环境、刺激肿瘤特异性抗原的释放等,治疗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

尽管许多课题组已经开发出光热剂,但其中一些在体内不可生物降解,这限制了它们的临床转化。在进行光热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肿瘤表面温度的变化。然而,热成像仪难以成像肿瘤内部的温度变化。

同时,虽然无机材料在癌症诊疗方面展现出很好的潜力,但是无机材料在全身给药后不能迅速排出体外,这会导致在网状内皮系统上的积累,从而造成长期毒性,极可能引发炎症反应,甚至纤维化或癌症。因此,为了减少无机材料对生物体在正常组织中的毒副作用,以及减少光热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需要开发出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的无机纳米材料,实现对肿瘤的特异性成像与治疗,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并且能够在光热治疗的过程中,准确且实时的监测肿瘤内的温度分布。

宋国胜团队发现,具有普鲁士蓝类似结构的磁性离子配位的纳米粒子,具有碱响应的特异性。基于此,他们开发出碱响应的磁性纳米粒子,以用于肿瘤特异性光热、光热、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成像以及光热治疗。

此外,凭借金属离子与-CN 的配位作用,他们制备了 Fe/Mn/Gd-CN 配位的磁性纳米粒子(MICN,Magnetic Ions Coordinated Nanoplatform )其具有很好的 NIR 吸收和弛豫效果。具体来说,当 MICN 存在于酸性溶液中(pH < 6.4),MICN 结构稳定,具有很高的光热效果、光声和 MRI 信号。而当 MICN 存在于中性和碱性溶液中(pH ≥ 7.4)时,氢氧根可破坏 MICN 结构,降低 NIR 吸收降低与核磁信号的变化,从而可以显著减弱光热效果、光声和 MRI 信号。

由于肿瘤微酸的特性,当 MICN 富集于肿瘤时,MICN 能发挥出很好的光热治疗、光声成像和 MRI 成像效果;反之,当 MICN 存在于正常组织时,MICN 的光热治疗、光声成像和 MRI 成像信号显著降低,从而能够明显提高肿瘤成像和光热治疗的特异性。

宋国胜表示:“我们的材料具有碱响应的光热性能,可以用于放大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光热的差异性,并且成像信号的变化与光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这款材料为改善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区分能力提供了更多可能,从而提高了光声/磁共振成像的特异性与信噪比,并且减少了光热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另外,该材料具有突出的生物降解性,这让它能够有效地从体内清除,这样避免了无机材料带来的长期毒性,因此具备癌症治疗的应用前景。”

为改善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区分能力,提供更多可能

据介绍,该团队一直致力于在肿瘤成像技术上的研究,为此在研究立项中,经过总结并讨论目前无机材料在生物诊疗的进展,他们针对无机纳米材料固有的毒性,查阅相关文献、形成研究思路,从而开发出具有生物安全性的无机材料,然后通过多次讨论确定材料类型。

接着通过实验验证研究思路的可行性:即探索该无机材料的降解性和近红外区域的吸收变化。初步可行后,宋国胜等人展开多项实验,包含材料的合成及优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材料的响应性变化、光声/磁共振成像、光热治疗及成像、生物安全性研究等多个技术层面的研究,其中涉及细胞与动物的操作以及多种仪器的使用。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充分说明科学问题,他们还针对实现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反应的实现机理、以及该反应能否发生可逆现象进行进一步摸索,此外还不断加大研究深度,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数据进行讨论和补充说明。

而最让宋国胜难忘的,则是研究初期对材料的选择。期间,他们利用金属离子配位纳米材料这种碱性下不稳定的特点,来解决无机材料本身降解难的缺点,同时提高成像和治疗的对比度。尽管新冠疫情使团队的科研生活受到了不可抗力的影响,但是为了科学的严谨性和探索性,他们经过查阅文献、多次讨论,仍做出了大量探索实验,借此优化不同合成温度、合成方法、合成比例、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材料稳定性的影响。

“我们在不断优化之后,最终选择了最合适的性能和参数进行表征与响应性测试,同时在生物成像方面不断加大研究深度,不断进行新的改进,最后还针对材料的响应性进行深入探索,例如响应机理以及响应可逆性的研究,才得以成功完成课题研究。”他表示。

图 | 该团队(来源:宋国胜)

让成像探针和疗效,建立可靠关系

据宋国胜介绍,凭借出色的非侵入性和实时量化性能,光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在监测治疗方面受到极大关注。然而,目前常用的造影剂不能满足精确治疗的需要,许多研究也集中于优化目标成像对比度的效果。

靶向治疗剂的成像信号大多取决于其自身特性,而将无创成像技术与治疗试剂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监测治疗过程本身,并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和个体调整治疗剂量。本次材料在 PA/MRI 信号变化与激光照射过程中的温度升高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

因此,该团队希望利用 PA(photoacoustic,光声)成像和 MRI 成像来监测该材料的转变过程,并预测其在体内光热治疗中的光热性能。通过无创成像探针评估癌症治疗的能力,进一步使用成像探针来了解肿瘤治疗部位的试剂、试剂浓度、精确的温度升高、或肿瘤微环境变化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建立成像探针与疗效之间的可靠关系,进一步癌症诊疗方面进行深入性应用探索。

下一步,该团队将继续挖掘不同体系的探针在成像对比度上的变化,以及在不同生物模型上的应用,深入研究成像探针在疾病诊疗上的潜能,以寻找到最佳诊疗效果。宋国胜说:“事实上,我们已经的这部分工作正在进行,并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进展,我们还将继续调研在纳米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方面的应用前景,未来将取得一些阶段性进展。”


推荐阅读

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通过鉴定

17日,记者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获悉,该所王秋良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9.4特斯拉(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2022-05-18

超极化核磁共振带来更精确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超极化核磁共振使分子诊断学取得重大医学进展,例如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治疗。在欧盟合作项目“MetaboliQs”的框架内,由 Fraunhofer IAF 和 NVision 协调的七个合作伙伴开发了一种显微镜方法,该方法首次能够通过基于金刚石的超极化分析单细胞水平的代谢过程。 2022-05-18

心脏检查,注射放射性元素进行心肌核素检查

例如,让就诊者做运动平板测试,并对他进行心肌核素检查,即注射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很快被正常心肌细胞摄取,静息状态之下心脏是稳定的,那么放射性元素分布是均匀的,但可能一运动,心脏影像就会呈现出不均匀的状态,这意味着心肌出现了缺血的情况,这样的人活动时就要特别小心,如果连续跑步,就容易发生急性的心肌梗死。 2022-05-16

Nature子刊:根据大量神经成像数据预测大脑年龄

梅奥诊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计算模型,利用FDG-PET(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结构MRI(磁共振成像)获得的大量神经成像数据来预测大脑年龄。 2022-05-12

带你认识核磁共振——不存在电离辐射损害 对人体安全无损伤

就诊时,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开一些辅助检查,而核磁共振就是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之一。然而有很多病人一听到核磁共振中的“核”字,就会联想到核辐射,那么核磁共振到底有没有辐射呢? 2022-05-1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