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粒子物理走到尽头了吗?王贻芳这样说

2022-12-07 13:58     来源:中国科学报     粒子物理
“粒子物理研究将回到依靠实验指引的范式上,离开‘验证标准模型’的范式。”12月3日,在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沙龙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说。

上世纪50年代,大量新粒子被发现,粒子物理从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以及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其研究范式是以实验现象为指引。自60年代末“标准模型”被提出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范式变成了通过实验去发现和验证标准模型的预言。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包含12种基本粒子和4种相互作用力,12种基本粒子就像“砖块”,4种相互作用力就像“水泥”,“砖块”与“水泥”共同构建出粒子物理的“大厦”。“非常漂亮,也非常简单。”王贻芳说。

标准模型的理论研究8次获得诺贝尔奖。实验物理学家通过发现所有预言的基本粒子,9次获得诺贝尔奖。相关的加速器与探测器技术也斩获3次诺贝尔奖并得到广泛应用。

但就在标准模型预言逐一被验证后,一个问题出现了:“粒子物理走到尽头了吗?”

在王贻芳看来,标准模型不是粒子物理的“终点”,但粒子物理的确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标准模型上空依然漂浮着乌云。”王贻芳说,他们发现中微子的质量不为0,这与标准模型是矛盾的;w玻色子的质量与标准模型预言之间的偏离达到7倍标准偏差;此外,还有很多理论和实验不符合的现象……

目前,在全球粒子物理实验的图谱中,位于核心的依然是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的外围有希格斯粒子性质等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有超对称模型等需要检验的理论模型。

王贻芳认为,下一步,粒子物理需要寻找一个更新的理论,而这一步将是以实验为指导的,“未来,我们没有了理论模型的指引,需要通过实验来找到未来发展的路径和新的理论模型”。

“中国科学家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没有太多贡献,现在粒子物理走到这样一个转折点的时候,我们中国的科学家是不是有可能提出一些重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王贻芳反问。

他介绍,我国的粒子物理研究从夸克起步,通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奠定了物理、加速器、探测器等各方面的基础,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到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我国的中微子研究走到了国际最前沿,有望实现领跑。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可以让中国通过希格斯粒子的研究走到国际粒子物理舞台的中央。

关于这些实验的最新进展,王贻芳透露,BEPCII将于2024年完成升级改造,并将运行至2030年退役,届时于1981年建成的BEPC的科学寿命将达到50年,总造价花费为8.8亿。

JUNO将于2023年建成,建成运行后将有能力测量中微子的质量顺序,对中微子混合参数的测量将比过去提高约10倍,同时还将有能力研究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等。

CEPC的设备国产化率将超过90%以上,已成立的“CEPC产业联盟”有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覆盖电子、真空、微波、磁铁、超导、低温等多个领域,将推动一批企业占领国际市场,引领行业发展。


推荐阅读

粒子物理|潘建伟团队成果入选!《物理世界》公布2022年度十大突破

四中子顾名思义,由四个中子组成。四中子是通过在液态氢靶上发射氦8原子核而产生的。碰撞可将一个氦8原子核分裂成一个α粒子(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和一个四中子。通过检测反冲的α粒子和氢原子核,团队计算出这四个中子以未结合的四中子状态存在的时间仅为10的负22次方秒。观察结果的统计显著性大于5σ,超过了粒子物理学发现的门槛。 2022-12-12

丁肇中:AMS正进行升级 10年后有望证明高能正电子源于暗物质

丁肇中介绍说,安装于国际空间站上的粒子物理试验设备AMS实验,是目前唯一在太空长期运行的粒子物理精密磁谱仪,主要物理目标是寻找暗物质和原初反物质,并研究宇宙线的起源,对人类认识宇宙有极其重要的意义。AMS实验正在进行升级,10年以后,AMS有望证明高能正电子来源于暗物质。 2022-12-08

粒子物理,迷雾重重的反物质

狄拉克发现,这个方程实际上预言了一类全新粒子的存在——对于每一个粒子,都存在一个对应的反粒子。 2022-12-08

μ子素或揭示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理论

2021年费米实验室的μ介子g-2实验表明,这种微小的亚原子粒子的摆动远超过理论预测。 2022-12-06

原子能院输运模型比较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近期,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英逊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完成的综述性文章《中能重离子碰撞的输运模型比较研究》发表于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的国际顶级期刊《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上,期刊影响因子为12.425 2022-12-06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