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2045年中国航天什么样:研发核动力飞船还要造天梯

2018-01-01 16:47          航天航空

随着中国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我们在高技术的研发上也越来越自信。例如过去航天领域是保密程度最高的,在什么时间发展什么型号的火箭,都是讳莫如深。但现在不一样了,11月1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了《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为全社会描绘了未来28年中国航天的壮丽画卷,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听说的科幻级航天装备。

按照规划,到2020年,长征系列主流运载火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面向全球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发射服务。其中,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实现首飞,在役火箭实施智能化改造,商业固体运载火箭与液体运载火箭可为用户提供“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VIP专车”等商业发射服务。

2025年前后,中国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研制成功,亚轨道太空旅游成为现实。目前我国已明确了发展升力体式重复使用运载器“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代表着世界科技前沿,可带动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控制、气动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同时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同时,中国空射运载火箭将快速发射能力提升到小时级,智能化低温上面级投入使用,运载火箭将有力支撑空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站运营维护、无人月球科考站建设,商业航天建成集地面体验、商业发射、太空旅游、轨道服务为一体的系统体系。

到2030年前后,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不但为中国载人登月项目提供支持,并可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同时,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两级完全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成功,火箭型谱更加完善,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中国未来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的技术参数:火箭为三级半构型,芯级最大直径10米级,LEO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40吨,月球转移轨道LTO运载能力5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66吨,地火转移轨道MTO运载能力37吨。

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最终目标是单位有效载荷发射成本降低至现有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十分之一,有望做到大幅提升空间快速响应能力,做到快速检测,快速发射,未来可以像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以智能化和先进动力为特点的未来一代运载火箭实现首飞,包含大推力液氧煤基航天煤油火箭发动机、氢氧火箭发动机,高性能智能化空间运输系统将实现广泛应用,航天运输系统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040年前后,未来一代运载火箭投入应用,组合动力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成功。该运载器的起飞方式与传统火箭一样,都是垂直发射,但是让一二级并联组合在一起,一级“背”着二级,二级机身设置着有效载荷舱。而在外太空,中国将使用核动力空间穿梭机(见上图),能够有效支持大规模的空间资源勘探和开发,小行星采矿和空间太阳能电站有望成为现实。一方面,太阳系及外太阳系小型探索任务需要百瓦级、长寿命的小功率的核电源和核推进;另一方面,空间武器、载人火星探测等任务需要兆瓦级及以上的大功率核电源和核推进。

到2045年,进出空间和空间运输的方式将出现颠覆性变革,组合动力单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成功,这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空天飞机。科幻小说中设想的天梯、地球车站、空间驿站建设有望成为现实。在先进运输系统的支持下,针对太阳系内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目标的人机协同探索可以常态化、规模化开展,探索和利用空间进入高速增长期。

现在我国已研制成功总共17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能把卫星、飞船等航天器送到地球任何轨道,具备开展月球和深空探测的运载能力。而按照路线图,到2045年我国航天运输系统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人类进入太空的难度和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从而使太空资源成为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在太空这个高边疆,中国将真正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推荐阅读

为什么神舟飞天每次都带“它”?看我国“太空种子”如何“既上天又入地”

6月17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出征,成为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的首批航天员。跟随航天员一同开启太空之旅的还有29.9克的南靖兰花种子。为什么要送种子上太空?什么样的种子才能成为骄傲的“太空种子”呢? 2021-06-22

核医学火箭军 雷达先行

核医学是如何像火箭军一样,进行精准治疗的呢? 2021-06-22

用于草莓保鲜的新型生物膜

加拿大辐照中心 2021-06-21

钬-166用于治疗肝癌

荷兰医疗设备公司Quirem Medical最近开始使用SCK CEN核研究中心的BR2研究反应堆来生产QuiremSpheres,SCK CEN于6月15日表示,QuiremSpheres用于治疗肝癌,由装载钬-166的小型放射性球体组成。 2021-06-21

国产微米级CT设备 破解耳科疾病看不清、看不准难题

为了精准诊断耳部病变,医生会使用CT设备检查患者耳朵内的骨结构受损情况。但是,由于耳部一些骨头结构微小,在影像学诊断中存在“看不清、看不准”的难题,导致一些隐匿疾病无法得到精准诊断。 2021-06-21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