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高科技抗疫 辐照灭菌技术保障防护服的供给

2020-03-07 11:30          消毒灭菌 辐照灭菌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2月18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谈及中央企业支援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其中便提到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支援抗疫”。要求中央企业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制造企业提供红外体温测量仪、移动CT影像车、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医用机器人等设备,帮助实现快速诊断和远程医疗;建筑企业提供空气过滤新材料支援重点工程;核工业企业提供防护服批量化辐照灭菌服务;电子通信企业提供云课堂、云培训、云会议系统,实现远程学习办公。等等。
 
我们已经知道,华为支撑了湖北移动、湖北联通开通蔡甸火神山5G基站。5G网络不仅仅可以让我们可以更流畅的“监工”,也为后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业务打下基础。借助5G高速率的特性,全国各地的医疗专家可以在线上完成远程视频连线会诊,大大提升医疗工作者诊断病情的效率。
 
而眼下,科研前线还有许多新产品正迅速投入到抗疫一线。
 
1 3D护目镜快速出品到前线
 
2月10日,从湖南云箭集团发出的首批500个医用3D护目镜已正式交付抗疫一线使用。云箭集团总经理杨凯带领的团队仅用了7天时间,从数据模型到打印产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目镜镜片大小与安装高度、调节松紧带弹力、实现护目镜与口罩的配合等问题,终于生产出与面部贴合度高、佩戴舒适的产品。
 
如今,大量护目镜还在陆续送到抗疫前线,缓解了防护用品供应紧张。
 
2 辐照灭菌技术保障防护服的供给
 
目前,国标医用防护服生产大多采用环氧乙烷灭菌。这种广谱灭菌剂可在常温下杀灭各种微生物,但最大的缺点是需要很长时间通风以去除残留。而且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在运输过程中完成解析的难度也比较高,有燃烧风险。而辐照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大多数物质上的微生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最大优势就是灭菌速度快,新型的电子灭菌单件成品灭菌只需十几秒即可完成,灭菌完成即可使用。并且,辐照灭菌是一种“冷消毒”法,可在常温下灭菌,操作简便,可连续作业。这次抗疫期间,该技术充分发挥作用,令医用防护服的供给得到了保障。
 
按现行规定,刚生产的医用防护服经环氧乙烷灭菌后需要静置7-14日,经检测合格后才能供给一线。为了与时间抢跑,工信部、药监局、卫健委联手紧急推动医用防护服采取辐照技术快速灭菌新工艺,将医用防护服灭菌周期从之前的7-14天缩短到1天以内。这对缓解治疗、防疫一线医用防护服的供应紧张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实辐照灭菌现在已经在食品、医用手套、样本采集器、采血器、医用泵头、检验泵等产品上广泛应用,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最近,已有不少企业启动该技术用于防护服的灭菌工作。在北京某企业的一条100米的生产线上,1小时的辐射灭菌能力在100多箱,按每箱装载30件防护服计,24小时开工的话,一天可完成近10万件一次性防护服的灭菌工作。
 
3 大数据助力农产品供应
 
疫情爆发后,由惠农网策划的“疫情之下的全国农产品行情大数据”专题迅速上线,针对疫情暴发以来搜索热度高或增幅大的农产品品类进行专业分析和行情解读,包含市场关注的热门品类、供需关系、行情价格、需求地图、市场动态等内容,每周一发布上周的数据报告,第一时间反映农产品行情和用户交易行为变化。这为农业从业者的春耕选品、农品交易提供一手市场行情,也为相关部门的农产品市场运行监测工作提供决策数据参考。
 
比如最近一期的“疫情第四周农产品行情报告”中就可以看到,全国草莓价格一路下跌,芒果市场需求增幅超过80%,成“需求增长黑马”,而土豆、猪苗则供不应求。市场关注的蔬菜品类中,红薯、大蒜的需求位于前列。
 
这类大数据的统计,也大大地便利了足不出户“宅”在家中的人们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4各种机器人驰援在高风险区域
 
“服务型机器人”本来已陆续亮相服务行业一线,而这次各种“术业有专攻”的机器人也在抗疫一线发挥起作用,大出风头。因为它们能完成许多高强度的工作,又可以避免人员之前的直接接触,大大降低人群传染的概率。
 
比如消毒机器人,可以助力医护人员,率先进入高风险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风险;送货机器人,则可以通过自动规划路径并导航,将快递、快餐等及时送到目的地,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尤其是在医院等高风险区域,给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帮了不少忙;广东顺德某企业还给武汉的隔离点送去一种“煲仔饭机器人”,它不但能送饭,甚至可以做饭。它不知疲倦,每15分钟可出品36份煲仔饭,且全自动化操作,可以24小时为医护人员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还有测温机器人,通过综合图像识别和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及图像红外温度点阵温度分析算法,对人流区域多人额头温度进行快速筛选及预警,具有检测率高、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目前已在北京清河地铁站等地出现的百度测温机器人已经上岗,测温误差控制在0.05℃上下,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
 
最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医生”,这次也在抗疫战中大显身手。据报道,阿里达摩院医疗AI团队基于当前最新的诊疗方案,与多家机构合作,基于5000多个病例的CT影像样本数据,学习训练样本的病灶纹理,研发全新的AI算法模型。可以让智能机器人医生通过NLP自然语言处理回顾性数据、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训练CT影像的识别网络,快速鉴别新冠肺炎影像与普通病毒性肺炎影像的区别,最终识别准确率高达96%。而之前一位新冠肺炎病人需要做CT来确诊,而CT影像大概在300张左右,需要医生用肉眼一张一张地分析,耗时大约为5-15分钟,而“机器人医生”识别一个病例只需要不到20秒。这不仅大大提高诊断效率,也减轻了医生的压力。
 
目前各大云计算厂商都先后宣布面向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免费开放AI算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相关科研工作的效率。
 


推荐阅读

【核武器】美空军打击中国的计划可能会触发核战争

据福布斯网站6月15日报道,去年年底美空军进行了一场秘密军事演习,模拟了在2030年演习期间中国可能攻打台湾的情况时美军的行动。美空军使用了一系列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轰炸机来对抗攻击,其中包括仍在开发中的超级隐形B-21轰炸机。 2021-06-20

深圳先进院等在医用放射治疗X射线激活抗肿瘤药物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耿晋、博士后张一川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MarkBradley等探索了利用医用放射治疗X射线源激活抗肿瘤前药的可能性,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究结果以为题,发表在上,耿晋和张一川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耿晋和MarkBradley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2021-06-20

一种基于质谱技术的多元分析实现中国牛骨产地和品种的溯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溯源信息的关注日益增长,牛骨作为一种附加值极高的副产物,历来存在溯源困难、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鉴别牛骨产品的地理来源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2021-06-19

上海市儿童医院核医学科正式开科

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交通大学附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核医学科位于住院楼地下一楼。采用GEDiscovery670ProSPECT/CT, 能够采集核医学影像以及CT融合影像,医技人员经验丰富,愿为广大患儿提供优质服务。 2021-06-19

第59届PTCOG年会|点扫描弧形质子治疗(下):SPArc临床获益

第59届PTCOG(国际离子治疗联合会)年会期间,来自美国Beaumont医院质子治疗中心的Dr.XuanfengDing和Dr.RohanDeraniyagala带来了题为《点扫描弧形质子治疗(SPArc)》的主旨演讲。 2021-06-19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