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JINR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强子研究与硅化木晶体结构分析技术新突破

2025-01-10 11:01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强子研究 加速器实验 胶子优势模型中的湮灭 核物理

2024年,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JINR)的员工以及国际学生项目INTEREST和START的参与者共同撰写的两篇重要出版物分别在《Minerals》和《Complex Systems中的非线性现象》杂志上成功发表。

德米特里·尼古拉耶夫和桑西娅·莫里斯

其中,文章“胶子优势模型中的湮灭”发表于《Complex Systems中的非线性现象》杂志。文章深入探讨了旨在研究强子结构和寻找新物理现象的现代加速器实验,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统计方法,并对夸克和胶子转变为可观测强子的过程进行了现象学描述。作者们特别提出了质子-反质子湮灭的原始机制,该机制与数据吻合良好,为理解强子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Elena Kokoulina在分享与学生合作的经验时表示,她非常乐意与年轻人分享知识,并一直邀请学生参与她的项目。疫情期间,她通过INTEREST计划与学生进行远程合作,与来自罗马尼亚、塞尔维亚、越南、埃及、古巴、巴西、印度以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学生共同完成了研究工作。她强调,与年轻人的交流不仅激励她设定新的目标并完成推迟的任务,还促进了她在英语语言能力上的提高。她认为,没有与学生的积极交流,这篇关于湮灭的文章是不可能完成的。

另一篇文章“硅化木中阿尔法石英的局部晶体结构(晚三叠纪,马达加斯加)”则发表于《Minerals》杂志。该报告的作者是FLNP员工Alexey Pakhnevich、Tatyana Lychagina和Dmitry Nikolaev,以及START项目参与者、印度孟买化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学生Sancia Morris。文章研究了马达加斯加上三叠世沉积物中石英含量高的硅化木化石的晶体结构,发现心材的晶体纹理相比边材更加明显,并通过X射线断层扫描揭示了边材中含有高浓度的含铁化合物。这是首项分析晶体结构以了解矿物质对有机物替代的研究。

Tatyana Lychagina在评论Sancia Morris的工作时指出,她是一名有目标、负责任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了对她来说不熟悉的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并直接参与了新成果的获得和文章的发表。

JINR对发展国际学生项目INTEREST和START表示出浓厚兴趣,这些项目有助于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有才华的年轻人参与先进的科学研究,共同推动科学进步。



推荐阅读

冒亚军、王大勇课题组在粲重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团队冒亚军、王大勇课题组与合作者基于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采集的正负电子对撞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以超过10倍标准偏差的统计显著度首次观测到粲重子Λc+衰变为中子、正电子与电子中微子的半轻衰变过程 2025-01-20

新型含碲闪烁体推进无中微子 ββ 衰变研究

联合核子研究所(JINR)核问题实验室核光谱和放射化学科学实验部的工作人员与杜布纳国立大学合作展示了先前未知的含碲塑料闪烁体方面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2025-01-20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PHENIX实验发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微小液滴的全新直接证据

对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PHENIX实验数据的最新分析揭示了重要发现:即使是非常小的原子核与大原子核的碰撞,也可能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微小斑点 2025-01-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党支部与清华大学物理系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研究所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2025年1月8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简称技物系)党支部与清华大学物理系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研究所(简称粒子核天体所)党支部在清华大学物理楼开展交流活动 2025-01-16

马余刚院士课题组在(反)超核自旋极化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在重离子碰撞中(反)超氚核的整体极化效应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利用重离子碰撞中(反)超氚核的整体极化效应提取其内部自旋结构的新颖方法 2025-01-16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