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与国防技术质量部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04-24 09:01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

4月22日,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与韩国国防技术质量部在庆州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总部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在改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技术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2日,韩国水电原子能公司与国防技术质量局签署了关于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照片为韩华解决方案质量技术本部长张熙升与国防部技术质量局局长张奉基合影留念(右起)。

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共享韩国核电领域与韩国国防工业在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在确保质量标准统一性、优化评估体系以及培养质量专业人才等方面携手共进。

值得关注的是,韩华解决方案计划借鉴韩国水电原子能公司所掌握的国防相关武器系统质量管理标准以及国际质量保证协议,以此提升国内外新核电站项目以及下一代核电站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竞争力。

此外,双方将定期组织联合技术研讨会和质量研讨会,旨在提前预防质量问题,强化事前验证机制。作为国防工业领域专业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组织,KIPOM一直执行着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为国防公司提供认证、产品验证审核以及测试和评估等环节。

依据协议内容,韩国原子能机构将对核工业的特殊性和安全性进行基准分析,并与国防技术质量部共同研究和应用定制化的质量管理技术,例如供应链管理和假冒零件管理等。

韩华解决方案质量技术部部长张熙承表示:“此次协议将成为把国防工业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核电领域的重要契机。”“通过与韩国电力的合作,我们期望能够强化全周期质量管理能力,确保未来在全球核电站市场具备可靠的技术实力。”



推荐阅读

俄罗斯核监管机构批准别洛雅尔斯克BN-1200快堆建设 2024年启动前期工程

俄罗斯技术监督局(Rostechnadzor)近日正式核发许可,批准别洛雅尔斯克核电站5号机组BN-1200快中子反应堆的建设计划。根据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披露的工程节点,该机组前期准备工作将于2024年启动,首批混凝土浇筑计划于2027年实施,整体建设目标于2034年完成。别洛亚尔斯克4号机组(图片来源:Rosenergoatom)作为俄罗斯闭式燃料循环快堆战略的核心项目,BN-1200设计工作由Rosatom旗下工程部门JSC Atomenergoproekt与发电运营部门Rosener 2025-04-30

瑞典布莱卡拉与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铅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开发

瑞典铅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开发商布莱卡拉(Blykalla,原名LeadCold)近日与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IFE)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布莱卡拉SEALER(瑞典先进铅反应堆)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SEALER反应堆(图片:Blykalla)作为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1996年启动的铅冷反应堆研发项目的衍生企业,布莱卡拉于2013年成立股份制公司,专注于SEALER铅冷SMR的设计开发。该公司表示,此次合作将聚焦于反应堆从原型设计向全面商业化过渡的核... 2025-04-30

比利时杜尔3号核电站退役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首批CAT-B废物高完整性容器完成填充

比利时杜尔(Doel)核电站3号机组退役工作近日迎来关键节点。据比利时工程公司Tractebel与运营商Engie Electrabel联合发布的消息,双方合作完成的首批长寿命低中放射性废物(CAT-B)高完整性容器填充工作已顺利完成,标志着该核电站乏燃料池放射性废物分类与处置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图片:Tractebel)杜尔3号核电站于2022年9月正式关闭,成为比利时首座进入退役阶段的核电机组。作为退役流程的重要环节,一项自2021年启动的复杂项目正在推进,其核... 2025-04-30

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检验量子理论

由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领导、明斯特大学和耶拿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参与的团队,通过核反应成功生成并分离了铋-208的类氢离子,同时对其跃迁能量作出了非常精确的预测和试验验证。该研究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为强磁场量子电动力学测试奠定了基础,并证明了激光光谱对其他奇异原子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物理》杂志上。类氢离子,即仅束缚一个电子的原子核。对于质子数较高的重核,强大的静电... 2025-04-30

美国TAE科技公司与加州大学合作开发新型核聚变技术,或推动商业化进程

近日,美国TAE科技公司(TAE Technologies, Inc.)的核聚变研究团队与加州大学同事携手,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核聚变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该公司声称,该技术产生的功率是其他设计的100倍,运行成本却仅为其他设计的一半。机器配置演变:采用纯中性束注入场反转配置 (FRC) 生成的 Norm 配置(上)和采用 θ 箍缩 FRC 形成管的 Norman 配置(下)。图片来源: 《自然通讯》 (2025)过去几十 2025-04-30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