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核学会(American Nuclear Society,简称ANS)向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赠送牌匾,正式将阿莫尔研究基金会反应堆指定为核历史地标。此前,该学会已于2024年9月决定授予其这一地位。
阿莫尔研究基金会反应堆(绰号“原子炉”)于1956年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成为世界上首座由私人拥有并运营的核反应堆。该反应堆由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携手IBM、卡特彼勒和美国钢铁公司等25家工业合作伙伴共同建造,并持续运行了11年。
在反应堆设计方面,其采用了创新的安全措施。该反应堆使用溶解在水中的硫酸铀酰液体燃料,以提升设计安全性。鉴于反应堆场址位于芝加哥人口稠密区域,这一设计尤为重要。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负责研究的副教务长杰夫·特里解释道:“如果反应失控,液体就会膨胀,几何形状的变化会导致临界终止。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在纪念仪式上,特里发表讲话:“阿莫尔研究基金会反应堆的故事反映了拥抱新技术的乐观精神和挑战。在我们今天继续探索核能可能性之际,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这一开创性努力提醒着我们已取得的进展和未来仍蕴藏的潜力。”
核历史地标奖旨在甄选并纪念那些为推动核技术和平发展与广泛应用作出杰出贡献的场地和设施。要获得这一历史地标称号,核电站需至少提前20年停止运行。此次,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反应堆成为第98个获此殊荣的核电站,完整获奖者名单可查阅相关指定渠道。
美国核学会主席丽莎·马歇尔在仪式上强调了保存核历史的价值,她表示:“拥有这些地标意义重大,而谈论这些地标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对我们而言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