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汪华林院士主讲核能环保旋流强化技术思考

2025-05-15 09:30     来源: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能环保 旋流强化技术

5月13日,原子能院举办第十九期钱三强科技大讲堂,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汪华林作题为《核能环保旋流强化技术思考》的报告。原子能院院长杨红义向汪华林院士颁发主讲嘉宾纪念证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国安,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张生栋、陈东风,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江霞出席报告会,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院科技委主任柯国土主持报告会。

汪华林院士结合全球能源转型和对清洁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阐述了核能作为高效低碳能源形式的独特优势及面临的挑战。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深入剖析了旋流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提升核能利用效率、降低核废料产生、增强核反应安全性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他还分享了自身团队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创新性实验设计、技术改进方案,以及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思考。

针对核能环保旋流强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难题、与其他能源技术的协同发展前景,以及如何推动该技术的产业化等问题,与会专家与汪华林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此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核能领域相关技术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也为推动核能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北京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学者,院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相关人员参加报告会。



推荐阅读

专家论道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

“我相信,最迟到2030年,一定能让第一盏‘核聚变灯’在中国点亮。 2025-04-28

开展原子能领域深入合作 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访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近日在北京签署《技术合作国家计划框架》和《关于安全、和平利用核技术领域教育培训合作的实际安排》。本次签署的文件有何亮点?我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明确合作重点 促进可持续发展问:本次签署的两份合作文件有何亮点?答:这次签署的《技术合作国家计划框架》,是我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技术合作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规划性文件,对于... 2025-04-14

高级顾问称EM 正处于为能源部目标做出贡献的“独特时刻”

上周,美国能源部环境管理办公室(EM)高级顾问罗杰·贾雷尔表示,随着橡树岭保护区成功进行清理工作并成为北极星,EM正在进入一个独特时刻,重新定义如何开展其使命,为实现能源部更广泛的目标做出贡献。在今年的废物管理会议上,贾雷尔强调了EM的清理活动如何为能源部正在努力打造的美国能源黄金时代贡献力量。这些活动包括帮助推进美国能源发展、推动创新、实现美国核武库现代化以及释放核能。贾雷尔指出:新兴市场拥有独特的时机,可以为这个黄金... 2025-03-22

2025全国两会丨聚焦“核技术应用”之声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些核技术应用之声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相关提案展现出核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多元价值。全国政协委员韩泳江:加速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其产业链由近40个涉及多领域的产业链环节组成,是我国产业链环节最为丰富、领域跨度最大、领域差异性最大的产业链之一。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同方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同辐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泳江一直致力于促进核技术... 2025-03-11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聚变能商用,时间表有提前可能性

我国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位于国际第一方阵。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 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此外,段旭如还表示,从目前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来看,估计2050年前后将实现聚变能商用,因此20—30年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但也不排除随着高温超导、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个时间表在一定程度上有提前的可能性。中国能源报: 在您看来,我国... 2025-03-10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