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聚焦聚变堆材料研发 探索前沿发展新路径

2025-08-03 10:14     来源: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聚变堆材料

7月29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成功举办第十八期“李正武科技大讲堂”。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宇钢受邀作《磁约束聚变堆材料:需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专题报告。

报告中,王宇钢教授系统阐述了聚变堆材料在实现聚变能应用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在聚变堆中面临的严苛服役环境。通过现场演示,王宇钢教授重点介绍了包层结构材料RAFM钢/ODS钢、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铜合金以及包层内氚增殖剂、中子倍增剂、阻氚涂层等材料辐照性能及其它特性。针对聚变中子辐照对应的聚变中子源,系统梳理了最新研究进展,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技术挑战,并对未来五年聚变堆材料的重点研发任务提出了意见建议。

互动交流环节,王宇钢教授围绕聚变堆材料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他勉励青年科研人员要勇于探索前沿、敢于挑战未知,争做聚变堆材料领域的先行者,为推进我国聚变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韩玉岭研究员来所开展学术交流

10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面向社会,举办了一场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韩玉岭担任主讲人,作题为《基于干细胞和类器官的疾病模型构建》的报告。放射所副所长刘鉴峰及部分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参加。韩玉岭研究员以《基于干细胞和类器官的疾病模型构建》为题作报告在这次报告中,韩玉岭研究员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与病毒感染过程更贴近的体内外模型... 2025-10-27

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积极推进聚变能安全、创新、国际化开放发展

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正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如何深化聚变能领域国际合作?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中国意义几何?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聚变能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问:什么是聚变能?应如何深化该领域国际合作?答:聚变能与裂变能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原料资源丰富、放射性污染低、固有安全性好等突出优势,是未来清洁能... 2025-10-18

国内首个核技术利用领域环境标准9月起正式实施,放射性废物管理迈入规范化精细化阶段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标准《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 《规范》),这是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联合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承担编写的首个核技术利用领域环境标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业内人士表示,《规范》是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再加固。《规范》直面核技术利用领域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痛点与挑战,为放射性废物库安全、稳定、规范运行提供操作手册,不仅让看不... 2025-10-18

2050年实现核聚变商业发电,中国走到了哪一步?

核聚变想要实现商业化发电需要经历六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在10月14日于成都举行的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开幕式上,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助理、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称,实现核聚变能最终的商业化运用,需要经历原理探索、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六个阶段,目前中国已走到了燃烧实验阶段。目前我们燃烧等离子体的参数条件已经具备了。在本次两... 2025-10-15

彭先觉院士:集中优势力量加速开发聚变能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表示在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核能凭借其能量密度高、资源储备足、规模化潜力大、容易实现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基荷能源,其中,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是我国先进核能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技术,有望率先实现聚变工程能量增益,引领先进核能开发。彭先觉院士指出,聚变能源开发可能重塑全球能源发展格局,但开发机遇与技术挑战并存。当下正处于从科学研究到工程实践、再到商业应用的发展转折点,... 2025-10-15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