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教授实验揭示物理学“对称性”新认知

2025-05-19 09:53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 核物理

近日,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 Dipangkar Dutta 作为首席研究员开展的一项开创性实验,其成果发表于著名期刊《物理快报 B》。该实验表明,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并非如科学家以往所认为的那样绝对。

几个世纪以来,对称性一直是科学家理解宇宙的重要基础。而此次关于对称性的新研究成果,丰富了不断增长的科学知识体系,为能源、技术、医学等领域的突破提供了助力。

这项研究在美国能源部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设施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作为物质微小组成部分的夸克,会出现超出预期的情况。当受到高能电子撞击时,夸克有时会不均匀地分离和重新结合,这对核物理学中长期存在的对称性观念构成了挑战。

研究团队通过高精度测量挑战了现有认知,并为结合亚原子粒子的强力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发现可能会影响未来实验对夸克行为和物质结构的解释方式。

密歇根州立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员杜塔表示:“我们根据对称性做出的假设大大简化了分析工作,但直到现在,这些假设还未经过精确的定量测试。我们的新结果显示了对称性在何时有效,以及何时需要进行某些修正。”

通过揭示对称性违反现象,杜塔及其合作者正在助力改进物理学家研究亚原子行为的理论工具。他们的研究也为未来探索其他更微妙的对称性奠定了基础,有望揭示更多有关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原子核心的粒子)内部运作的信息。

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生 Hem Bhatt 参与了此次实验和数据分析,这是其博士论文的一部分。一同参与研究团队的还有博士生 Deepak Bhetuwal 和 Abishek Karki(两人现已完成学业),以及博士后研究员 Latiful Kabir(现任纽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和 Carlos Ayerbe Gayoso(现任弗吉尼亚州老道明大学研究科学家)。此外,来自全球 25 所机构的核物理学家也参与了这项重要的国际合作。



推荐阅读

俄罗斯联合核研究所与巴西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多领域科研合作

2025年5月8日,在莫斯科的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内,联合核研究所(JINR)与巴西联邦共和国科学、技术和创新部(MCTI)于N. E. 鲍曼核研究所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聚焦于加强双方在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协议提出在政府高层设立联合协调委员会(JCC)JINR - 巴西,旨在确保联合项目的系统选择与实施,尤其将借助JINR和巴西的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助力巴西及JINR成员国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此次备忘录的签署是双方持续合作的成果... 2025-05-13

爱尔兰正式成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准成员国

2025年5月8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与爱尔兰签署协议,正式接纳爱尔兰为该组织的准成员国,此举标志着双方在科研合作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干事 Fabiola Gianotti 和爱尔兰继续教育、研究、创新和科学部长 James Lawless(图片来源:CERN)当日,CERN总干事法比奥拉·贾诺蒂(Fabiola Gianotti)与爱尔兰继续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创新和科学部长詹姆斯·劳利斯(James Lawless)共同签署相关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一旦CERN确认爱... 2025-05-09

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检验量子理论

由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领导、明斯特大学和耶拿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参与的团队,通过核反应成功生成并分离了铋-208的类氢离子,同时对其跃迁能量作出了非常精确的预测和试验验证。该研究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为强磁场量子电动力学测试奠定了基础,并证明了激光光谱对其他奇异原子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物理》杂志上。类氢离子,即仅束缚一个电子的原子核。对于质子数较高的重核,强大的静电... 2025-04-30

科研人员提出研究宇宙早期物质形态演化的新探针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分析重离子碰撞后产生的粒子指纹,提出了一种可能揭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出现的关键指标,为探索宇宙诞生之初的物质形态演变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图:宇宙演化示意图 图源/2013 J. Phys.: Conf. Ser. 454 012051约138亿年前,在宇宙诞生后的百万分之一秒内,整个宇宙曾处于一种超高温高压状态,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不是质子和中子,而是自由的夸克和胶子... 2025-04-22

兰州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基于BESIII数据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栋青年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合作,在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该成果基于中科院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的北京谱仪III(BESIII)探测器获取的实验数据完成。1964年,盖尔曼(M. Gel 2025-04-21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