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阿贡国家实验室和费米实验室获得320万美元联邦资金用于核嬗变技术

2025-06-03 09:21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核嬗变技术 阿贡国家实验室 费米实验室 核技术美国

近日,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Fermilab)和阿贡国家实验室正携手合作,致力于开发一种实用方法,以降低超导直线加速器的尺寸和成本。这一技术在应对废核燃料中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挑战方面潜力巨大。

阿贡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迈克尔·凯利将超导腔体装入大型熔炉。图片来源:阿贡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DOE)下属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和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已获得美国能源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E)320万美元资助。这笔资金属于ARPA-E“核能废料嬗变优化”(NEWTON)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让美国商用废旧核燃料的后处理在30年内实现经济可行性。

嬗变是原子核转化为不同化学元素或同位素的过程,在此情形下,废核燃料中的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会转化为短寿命同位素。ARPA-E NEWTON项目支持的技术(如嬗变)将加快美国废核燃料库存的处理周期,提升安全性并减少永久长期储存所需的资本支出。

研究表明,在应对美国核电站9万吨核废料带来的挑战方面,粒子加速器在现有技术中潜力最大。超导腔作为线性粒子加速器中堆叠的专用组件,可有效将带电粒子(如质子)加速到能量接近10亿电子伏特(GeV)的高速。

阿贡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兼团队负责人迈克尔·凯利表示,这些质子束通过散裂过程,能从由铅或铋制成的重元素靶中产生强中子流。当中子射向核反应堆内的放射性废物时会成倍增加,进而燃烧用过的核燃料,将其转化为衰变速度更快的物质。

不过,目前大多数由纯铌制成的加速器腔体体积庞大,每个造价高达数十万美元,需使用昂贵的中央低温装置冷却,该装置需大量温度在2至4开尔文之间的液氦。当六到八个腔体单元(低温模块)串联时,尺寸相当于火车货车厢。

在为该项目分配的320万美元中,阿贡国家实验室和费米实验室将获得约220万美元,用于开发减小超导直线加速器尺寸和成本、同时提高其可靠性的实用方法。

凯利和他的团队将利用新兴的Nb₃Sn(俗称“铌三锡”)薄膜技术,制造尺寸更小、性能更佳的超导腔。这种薄膜厚度仅2至3微米,约相当于蜘蛛网大小,团队将通过“气相扩散”工艺制造这些腔体。

新型铌-三锡腔体所需氦气冷却量更少,还能用可能只有咖啡罐大小的腔体取代如今热水器大小的大型腔体,加速器低温模块的物理尺寸将缩小三到五倍。

凯利称:“我们认为这意义重大,除非进行更多研发,否则无法确切知道规模和成本的降低幅度,这正是本次研发计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铌-三-锡技术有助于消除低温装置相关的单点故障,能用新一代小型插入式制冷机取代大型液氦制冷机。通常,液氦制冷机故障会导致加速器完全关闭。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淘汰大型制冷机,用一组分布式容错10瓦低温冷却器取代,避免这种强制关机。

参与该项目的另一位阿贡物理学家Brahim Mustapha表示,加速器必须极其可靠,正常运行时间需达到95%或更高,以避免嬗变过程中断。若加速器停止,反应堆内产生中子的散裂靶会冷却,重新启动时靶会升温,频繁的停停启动序列会产生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可能损坏靶。

凯利的团队已在使用阿贡串联直线加速器系统(ATLAS),该系统是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用户设施,团队正通过开发低温冷却器提高系统可靠性。作为独立项目的一部分,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其他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加速器停机时间。

参与ARPA-E NEWTON资助项目的研究人员的最终目标是演示两个针对接近50%光速的质子进行优化的高性能铌三锡涂层腔体,这是迈向全高功率加速器的关键一步。他们还计划开发针对铌三锡优化的端到端直线加速器设计和概念布局。

该项目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中速腔体表面难以触及,需要相对复杂的几何形状,这些不规则形状可能阻碍光滑均匀的铌-三锡薄膜沉积,导致污垢或灰尘等杂质进入薄膜涂层造成污染,即使是微小污染物或几何不规则性都可能降低超导腔性能。

阿贡国家实验室团队主要负责铌-三锡直线加速器及腔体的设计与演示,费米实验室则提供专业知识和基础设施,用于执行铌-三锡技术的基础——气相扩散工艺。格里戈里·埃列梅耶夫(Grigory Eremeev)和萨姆·波森(Sam Posen)两位资深科学家,均于2016年荣获美国能源部早期职业奖,他们正在领导费米实验室的工作。

波森称:“能源部的支持使费米实验室能够开发出高性能铌-三锡涂层设施,并开发出在复杂几何形状腔体中实现高性能的技术,现在我们正以此为基础,推进涂层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应用于这些激动人心的应用。”

埃雷梅耶夫表示:“铌-三-锡薄膜对于此类应用至关重要,虽然复杂的几何形状对于沉积来说具有挑战性,但我们在与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中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展望未来以及加速器整体建设,实现该技术的工业化至关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该项目与两家公司合作。RadiaBeam将实现铌锡腔体制造工艺的大部分或全部工业化,而RadiaSoft将对拟议的直线加速器设计进行可靠性研究。

该项目是2025年选定的11个项目之一,将获得ARPA-E NEWTON计划400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开发能够实现废核燃料转化的尖端技术。

获资助的另一个项目将补充阿贡国家实验室和费米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在阿贡国家实验室核科学与工程部门核系统分析小组负责人、首席核工程师Taek Kim的带领下,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开发一种采用创新分离方法去除裂变过程中废弃副产品的新型嬗变系统,该方法利用基于裂变产物反冲距离的离心力。裂变是将一个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原子核的过程,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这些项目将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加速器驱动的核废料嬗变系统。通过显著降低现有商用废核燃料库存的质量、体积、活度和有效半衰期,这些项目以及其他由ARPA-E NEWTON资助的项目将有助于把废核燃料处置从代际问题转变为代内问题。

除了阿贡实验室的凯利和穆斯塔法、费米实验室的埃列梅耶夫和波森之外,项目团队还包括阿贡实验室工程师特洛伊·彼得森和托马斯·里德、费米实验室技术员布拉德·坦尼斯、RadiaBeam工程师罗纳德·阿古斯特森以及RadiaSoft总裁乔纳森·埃德伦。



推荐阅读

美国物理学家重现1938年人类首次热核聚变实验,或为热核炸弹研制提供灵感

据塔斯社6月16日消息,美国物理学家发现此前不为人知的档案数据和出版物,并借此重现了物理学家亚瑟·鲁利格于1938年进行的人类首次热核聚变实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C》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曾被国际社会遗忘的实验,可能为制造第一颗热核炸弹提供了灵感。由杜克大学教授沃纳·托诺带领的一组美国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在研究2023年发现的与曼哈顿计划(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早期历史相关的文献和科学出版物时得出上述结论。其... 2025-06-18

“一带一路”民用核能技术与未来能源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蓉召开

6月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民用核能技术与未来能源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文清,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部长素帕玛•易萨拉帕迪,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署长拉克萨纳•特里•汉多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中核集团副总经理张凯等重要嘉宾出席会议、致辞。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 2025-06-17

麻省理工学院成立施密特核技术材料实验室 加速聚变能材料研究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PSFC)宣布成立施密特核技术材料实验室(LMNT)。该实验室由埃里克·施密特和温迪·施密特领导的慈善财团提供支持,旨在加快发现和评估能够长期承受极端聚变条件的经济高效材料。位于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的施密特核技术材料实验室将使用紧凑型回旋加速器来加速商业聚变电站所需材料的测试。(图片:Rick Leccacorvi 和 Rui Vieira/PSFC)LMNT项目负责人、核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扎卡里... 2025-06-16

爱达荷国家实验室与Clean Core Thorium Energy合作公布新型核燃料初步测试结果

近日,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的科学家与私营公司Clean Core Thorium Energy合作,公布了新型核燃料测试的初步结果。该新型核燃料由钍和高纯度低浓缩铀组成,旨在减少核废料、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并降低某些核反应堆的运营成本。此次研究围绕名为ANEEL(丰富生命的先进核能)的专利燃料设计展开,该设计由Clean Core Thorium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Mehul Shah和Milan Shah开发。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的先进测试反应堆(ATR)中,ANEEL燃料经过... 2025-06-16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新理论模型或解核聚变研究难题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为核聚变研究中已知的差异提供了可能的解释。这项研究的重点是等离子体边界,这是一个复杂且对维持聚变反应至关重要的区域。(图示)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该研究由物理学家曹明云和帕特里克·戴蒙德撰写,聚焦于托卡马克这一用于产生受控聚变能的主要设备,解决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问题。研究人员指出:边缘核心耦合的动力学对于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的优化至关重要。研究重点... 2025-06-16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