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托木斯克国立大学提出新型同位素分离技术

2025-06-12 08:52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托木斯克国立大学 同位素分离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

塔斯社6月11日消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同位素分离技术。该校新闻处向塔斯社透露,该技术基于在低温和外部加速场作用下,使同位素混合物以气体形式流经多层(多屏障)膜,能够从气相物质中分离出最需要的粒子,例如铀同位素。

项目负责人、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力学与数学学院教授米哈伊尔·布边奇科夫(音译,原文为Bubenchikov)表示,当前整个文明世界都在努力寻找替代能源。这类能源一方面不会枯竭,另一方面比化石燃料能源更环保。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了低温电扩散分离各种物质同位素的技术。

与外国科学家的实验不同,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将膜筛分与电熔和低温分离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提取所需同位素的效率。因为若不进行分离,许多不必要的元素会穿过膜。由于将原子冷却至波态,波的特性优于经典粒子的特性,同位素不再以物质形式表现,而是以光的形式表现,从而可通过多层膜进行选择性筛选。

布边奇科夫解释称,这可通过低温实现,例如低至约4开尔文(零下269摄氏度),即液氦冷却的温度。此外,用于粒子穿过的屏障,如石墨烯板,必须具有亚纳米级孔径。为稳定分离,必须排除层间吸附,同位素不应被卡住,因此它们必须带电荷并由外场加速。当温度升高时,粒子会恢复先前特性。

预计借助这项新技术,能够选择性地分离工业上最需要的同位素,主要是铀 - 238和铀 - 235同位素,它们是核能的基础。此外,新技术还有助于识别氦 - 3同位素,而氦 - 3是热核反应堆的必要原料。

氦 - 3在地球上以游离态存在但数量极少,不过它可在铀和钍等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形成。新技术能够在天然气深度分离过程中提取所需数量的氦 - 3,用于建造热核反应堆。

布边奇科夫进一步解释,氦 - 3在热核反应中比氢强1000倍,氢在太阳核心的热核聚变中转化为氦,从而提供太阳能。热核反应堆是全球能源的未来,迄今地球上只有少数几座这样的反应堆,其独特之处在于热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会合并并释放出巨大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核电站和西伯利亚化学联合体位于托木斯克州,因此用于实施该技术的基础设施已部分存在。目前,托木斯克国立大学材料与材料学院(MMF)的科学家正在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实施“在加速外场作用下同位素在亚纳米多孔二维分子结构层状复合物中低温隧道迁移的数学和计算机建模”项目。



推荐阅读

中国最大高丰度镱-176同位素科技产业基地开工建设

10月10日,国内最大的高丰度镱-176同位素科技产业基地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工建设,标志着中核集团核理化院/公司高丰度镱-176同位素已从实验室奔向生产线,成功实现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发展的重大跨越。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公斤级高丰度镱-176同位素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亿元级经济产值,有效填补国产核药产业链关键原材料空白,彻底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局面,持续提升我国关键材料资源自主保障能力,助力天津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 2025-10-13

中国自主研发核用富集硼酸首次实现新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规模化供货

2025年10月10日,由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苏州院)牵头自主研发的核用富集硼酸正式交付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这是继2024年11月在阳江核电3号机组、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运行期间小批量示范应用后富集硼酸国产化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向新建华龙一号机组的批量供货,标志着国产核用富集硼酸供应链已实现自主可控,中国在关键核用化学材料研制领域又迈出坚实一步。富集硼酸是通过同位素分离技术将硼-10丰度由天然不足20%提升到9... 2025-10-13

《锕-225(²²⁵Ac)放射性药物的生产与质量控制》(IAEA-TECDOC-2025)总结

《锕-225(²²⁵Ac)放射性药物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2024年发布的TECDOC-2025系列报告,旨在标准化²²⁵Ac放射性药物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QC)标准及辐射防护规范,推动靶向α疗法(Targeted Alpha Therapy, TAT)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该报告由全球放射化学、放射药学及核医学领域专家共同撰写,整合了IAEA 2022-2026年协调研究项目(CRP 2025-10-11

铀浓缩行业专用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成功

近日,由中核陕铀、中核七院、中核控制三方协同攻关的铀浓缩行业专用新型数字化仪控系统顺利通过集团内外专家技术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系统不仅功能全面、稳定可靠,更具备前瞻性与可复制性,是为铀浓缩行业量身定制的数字集成,为流程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推广、可落地的方案。 这不仅是一套系统,更是一整套面向未来的行业数字化管控平台。专家组组长高度评价道。该系统标志着我国铀浓缩领域核心控制系统实现从传统控制向数字化管控的... 2025-10-11

产学研深度融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牵头推进核聚变包层技术开发

10月7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发布消息,正联合学界、国家实验室和产业界顶尖力量,围绕长期制约聚变商用的包层技术展开系统性攻关,推动美国能源部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不断发展的聚变产业深度连接,进一步为众多聚变初创公司扫清核心工程技术障碍。一、核聚变包层:未来聚变堆的核心组件对于公众而言,聚变能源的魅力在于其终极能源的潜力:燃料来源近乎无限、无温室气体排放、本质安全。然而,对于工程师而言,将一个持续运行的小太... 2025-10-09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