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塔斯社消息,北极漂浮大学(AFU-2025)科考队的科学家已开始收集巴伦支海海底沉积物,以开展放射性研究。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联邦北极综合研究中心(FICCIA)环境放射学实验室主任叶夫根尼·雅科夫列夫在“莫尔恰诺夫教授”号科考船上向塔斯社表示,海底沉积物中积累了放射性核素,研究这些沉积物有助于了解俄罗斯北极西部的污染程度。
雅科夫列夫称,海底沉积物是放射性活跃积累的环境,由海洋环境中的悬浮物形成并充当积累环境。北极地区曾遭受强烈辐射,放射性是该地区环境首要污染物之一,海底沉积物是评估北极生态环境当前放射生态状况的良好储存库,非常适合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巴伦支海的研究始于2019年,先是作为“跨北极”项目的一部分,随后作为APU项目的一部分继续推进。雅科夫列夫指出,北极正变得越来越清洁,这是好消息,因为没有新的辐射污染源,北极正在自我清洁。
不过,冰川融化存在反复污染的危险。新地岛核武器试验后,人造放射性核素沉积在冰川上,冰川逐渐带走放射性化合物并排放到海洋中,在海底沉积物中积聚。
雅科夫列夫补充说,今年计划对冰川排放锋面区域和消融区域的底部沉积物进行研究,以确定人造放射性增加的趋势是否持续。若持续,将列入清单并监测这些工作。
“莫尔恰诺夫教授”号于7月9日离开阿尔汉格尔斯克,APU - 2025科考活动将持续到8月1日。项目发起人和合作伙伴包括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总发起人VTB银行、俄罗斯地理学会、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以及位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的“浮动大学”协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