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北极综合研究中心环境放射学实验室主任叶夫根尼·雅科夫列夫在“莫尔恰诺夫教授”号科考船上向塔斯社透露,北极浮动大学探险队(AFU-2025)的科学家已在新地岛北岛启动样本采集工作,重点研究放射性物质,测量总放射性、剂量率及氡通量密度。
雅科夫列夫指出,新地岛因曾进行核试验成为放射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区域。研究以土壤为核心要素,尽管当地土壤剖面发育贫瘠且有机质含量低,但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储存库,其能反映区域生态状况。土壤中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富集数据,有助于明确污染源、迁移机制及污染形式,进而预测全球变暖对辐射背景的影响。研究多年冻土中的放射性核素沉降,可完善高纬度北极土壤形成数据,并评估其在碳积累中的作用。
据介绍,俄罗斯北极西部生态系统的辐射污染主要源于新地岛核试验尘埃,西欧放射化学工厂的放射性核素通过洋流扩散至此,苏联及俄罗斯核舰队运行、放射性废物排放与海上掩埋也是污染来源。全球变暖可能加剧环境放射性风险:冰川融化或导致新地岛积聚的人造放射性物质二次污染海洋,永久冻土退化则可能恶化氡气地质化学条件。
目前,探险队采集的样本将送至FICCIA固定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