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志明市核能中心举办了题为“从国际研讨会到核技术在越南文化遗产保护和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提案”的科学研讨会,旨在交流信息、促进科研合作。
2025年7月22日研讨会开幕式上,高级研究员、副教授胡孟勇博士介绍了其代表越南参加两个著名国际科学论坛收集的材料,这些信息对开辟潜在应用研究方向、为中心未来科研活动带来实际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执行委员会和代表就相关项目交换意见并展开讨论。越南代表宣读了题为《基于k - 零点归一化的短寿命核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的开发》的论文。该研究在大叻核反应堆进行,使用13 - 2通道快速活化系统和“k0 - Dalat”软件,可自动完成从中子活化辐照到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在分析含短寿命核的生物和环境样品时,结果准确率为5–8%,为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开辟潜在应用,也为一位博士生培养做出贡献。
此外,越南代表还介绍了参加的两场国际活动情况。一是ISINN - 31会议“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将于2025年5月25日至30日由中国东莞的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 (JINR - Dubna) 举办,涵盖中子物理学多个主题。二是国际原子能机构 - 新加坡国立大学“先进加速器核分析技术在文化遗产分析中的应用”研讨会,于2025年5月19日至23日在新加坡联合举办。越南代表介绍了越南各单位在考古文物和文化遗产分析方面的现有能力,其提出的将现有核技术融入国内发电机组、推进国际合作以提高核电能力的提案获广泛支持。
基于国际会议获得的宝贵信息和经验,演讲者概述了胡志明市核中心及其国内外合作伙伴有前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包括金属文物分析、无损检测、文化遗产样本消毒;在材料科学方面,涵盖辐射加固评估、混合复合材料开发、中子衍射研究;在建立合作网络方面,提出建立和加强与亚太地区伙伴在共同遗产研究领域的合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升级相关系统。
研讨会气氛活跃,与会人员积极交流讨论,报告人解答疑问并阐述科学内涵。结束时,许多代表希望胡志明市核中心继续推动国际合作、知识转移和核技术应用发展,鼓励决策者重视支持设备和基础设施升级。此次研讨会有望成为越南实施跨学科项目的重要一步,激励科学家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展研究和创新。胡志明市核中心计划进一步开展合作与研究活动以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