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与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开展聚变技术交流

2025-07-27 15:32     来源: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聚变新能 聚变技术

2025年7月21日,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变新能)到访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开展技术交流,核安全中心辐射源部、环评部、研究所有关人员参加活动。

作为聚焦核聚变能商业化的先锋企业,聚变新能锚定“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首个商业聚变堆”三步走战略,构建了从核聚变实验研究、工程示范到商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发展布局。2025年3月7日,核安全中心已与聚变新能签订合作协议,为双方协同推进聚变技术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核安全中心各有关部门详细介绍了合作项目的推进成果,包括氘氚聚变装置不同阶段设计基准及安全基准要求,剂量控制、氚包容和通风等内容研究,以及放射性源项研究的最新进度与技术思路。聚变新能介绍了未来聚变能应用设施的设计规划,并梳理了后续与核安全中心的合作方向。双方围绕各项目研究情况开展深入讨论。聚变新能表示,各研究项目的开展为氘氚聚变项目安全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将持续深化与核安全中心的合作,全力保障聚变技术高质量发展。

此次技术交流有效促进了核安全中心与聚变新能在聚变技术研发方面的深度合作。核安全中心将重点围绕聚变装置安全运行关键技术持续开展研究,为推进聚变能商业化应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推荐阅读

越南副总理视察大叻核能研究院并提要求

7月25日上午,越南政府副总理裴青山率政府代表团与大叻(林同)核能研究院管理层会面,并视察了大叻核反应堆的实际工作情况。会见中,核能研究院院长曹东武表示,研究院主要任务是确保大叻核反应堆安全、高效运行,为研究、应用、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科技设备。该研究所还促进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经营、产品和服务供应以及材料和设备出口,确保在规定职能和任务框架内依法律开展活动。目前,核研究所每周向全国23家医院提供超15,000Ci的各种放... 2025-07-31

俄罗斯“大挑战”项目年轻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生产医用锕-225的复合物的概念

在俄罗斯领先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指导下,青少年在天狼星教育中心的高科技实验室里,投身于解决现代科学实际问题的大挑战项目。该项目于7月1日至24日举行,今年是第十次举办,吸引了来自全俄各地的4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包括获奖者、竞赛优胜者及因学业成就入选的年轻人,最终成果于7月24日在项目节上展出。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其中。来自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科学部门的专家开展讲座与实践教学,带领孩子们走进原子科... 2025-07-31

合肥持续夯实辐射安全基础

在安徽省合肥市这座蓬勃发展的创新之都,核技术如同无形的引擎,驱动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工业检测等前沿产业高速前进。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拥有核技术利用单位1457家,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数量5299台(枚),总数均占全省的1/3,并集中了全省半数的高风险放射源(I类和II类放射源)。监管体量激增,风险高度集中,是合肥市生态环境部门必须直面的严峻挑战。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监管对象和高风险源项,合肥市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实现连续十二年辐射... 2025-07-3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激光驱动极端辐照条件下材料损伤与新物态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项目启动会成功举行

2025年7月1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强激光驱动极端辐照条件下材料损伤与新物态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项目责任专家由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朱少平研究员担任,项目由北京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深圳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深圳大学共同参与,项目负责人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彭良友教授。吉林大学丁大军教授、同济大学... 2025-07-29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学院主办串列加速器技术与多学科应用前沿研讨会

7月25日,串列加速器技术与多学科应用前沿研讨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全国51家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的9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串列加速器在前沿基础、技术应用、产业服务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围绕加速器技术在核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开展深入研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韩端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韩端锋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与核学科发展情况。他表示,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为学校研制的国内... 2025-07-29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