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为NICA对撞机的电子冷却系统(ECS)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螺线管,该对撞机用于研究致密重子物质的特性。
NICA对撞机中,离子束相互碰撞,离子束越聚焦、致密,碰撞越有效。电子冷却系统通过注入冷电子带走离子部分热能来压缩离子束,而螺线管是ECS磁系统的核心部件,已获专利。这是世界上首台可同时独立连续冷却两束离子束的装置,能大大加快实验速度,其复杂设计由40,000多个零件组成,可获得实验所需离子束参数。
电子冷却系统降低离子束温度使其压缩,冷却后的离子束更密集,实验效率更高。借助该系统,实验时间缩短,收集重要事件统计数据的速度比不使用时快数倍。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原子能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院士瓦西里·帕克霍姆丘克称,螺线管专利是团队多年工作成果,该所在电子冷却系统研发领域成为领导者之一。
螺线管产生磁场,电子束在其中形成和传输,磁场改善电子束质量、降低横向电子速度影响,提高冷却效率。NICA对撞机需同时产生两束电子束冷却轴间距仅32厘米的离子束,INP SB RAS专家面临制造紧凑整齐磁体系统绕组的挑战。该螺线管通道直径比之前减小2至4倍,实现了紧凑性。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原子能研究所设计局局长尼古拉·克列姆涅夫称,其他冷却系统采用大型线圈有“自由度”,而他们的系统无法做到。实验室主任弗拉基米尔·列瓦表示,早在设计阶段就意识到该设备在世界上无类似产品,其带来诸多优势,如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理论上可将螺线管缩放到冷却段任意长度,由50毫米长小线圈组成、六个部分组装的6米长结构。它扩展了生产能力,简化了操作,可分批测量、测试和运输。
该螺线管极其紧凑,零件体积堪比飞机或汽车。六个部件中一个就包含约7000个零件,VAZ 2101汽车由10000个零件组成,现代飞机机身由约40000个零件组成。仅在NKO就有14名专业设计师耗时5年参与其中。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核物理研究所专利部门专家确认,研制的螺线管在世界上尚无直接类似物。知识产权专家柳博芙·科斯蒂科娃称,这款螺线管是员工专门为NICA项目开发,2019年发表相关文章后进行了足够多修改和设备改进,此次申请仅用1个月就完成,创下纪录。
目前尚无与此装置直接类似的,最接近的是美国费米实验室质子 - 反质子对撞机和美国RHIC BNL对撞机中使用的电子冷却系统。费米实验室装置仅冷却能量为4.3 MeV的反质子束流,RHIC冷却两束但设置电子束旁路。而新设计可对参与碰撞的离子束进行独立冷却,能对参数进行微调和有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