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你是焊工对吧,看一下证件。不用下来,把证递给我看一下就行。”声音穿过钢筋丛林,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八月的工地,如一块烧得通红的巨大铁砧,这是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现场监督员的日常工作环境。
施工现场在建的是全球功率最高的溶液型医用同位素试验堆(以下简称溶液堆)。随着项目进度的一天天推进,西南监督站以严实作风抓实抓细溶液堆建造监督工作,用不断深入细致的日常巡查切实做好首堆新堆建造阶段质量监督。经历反应堆厂房FCD、0米板浇筑以及厂房封顶等重要施工节点后,一座庞大的建筑已然拔地而起。在一次持续24小时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监督工作完成后,现场监督员看着夜色下的施工现场,发出内心的感叹:“像看着自己孩子慢慢长大一样开心。”
现场监督员们深知,溶液堆的建造质量不仅关系项目的成败,关乎医用同位素的稳定生产,更影响医用同位素的自主保障体系。他们丝毫不敢懈怠,在每一次监督检查中都细致入微,坚决做到“抓早抓小”,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如今,土建施工活动逐渐减少,即将迎来的是大量设备的入场安装,这给现场监督员又带来了新的挑战,监督员们只有靠“勤下现场,勤学资料”的方式,不断克服工作中的难题,聚焦主责主业,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责担责,有针对性地固底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把监管基本功练扎实,把监管“看家本领”掌握牢。
在盛夏高温的施工现场,监督员们的工作服常常被汗水湿透,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用切身行动践行“守护核与辐射安全底线”的庄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