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衍射谱仪用户研讨会于8月20日至23日在四川省西昌市举行,来自国内外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30余位专家参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推动中子衍射技术的创新发展并促进用户间的协作。
本次会议围绕CSNS已建成的4台中子粉末衍射谱仪(通用粉末衍射仪、多物理谱仪、高分辨中子衍射仪、高压中子衍射仪)、2台即将建设的中子单晶衍射谱仪(弹性漫散射中子谱仪和单晶中子衍射仪)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这是大科学装置和科学家用户的一场双向奔赴。CSNS的6台中子衍射谱仪全面覆盖了晶体与磁结构解析领域,且配备了高压、强磁场、高低温等丰富实验条件,在磁性、能源、催化、量子等前沿应用成果领域结构表征、应力应变分析、相变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
中共西昌市委副书记、西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杨川致欢迎辞,他介绍了西昌市作为我国著名的航天城、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的创新科研和产业发展情况,希望共同推动和赋能西昌市在稀土、航天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王生致辞,他感谢专家们对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长期支持,希望继续加强前沿科学和应用的合作研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沈保根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和生院士强调要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研究进一步发展中子衍射技术,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和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与会专家积极提交口头报告和墙报,就中子衍射在多学科研究中的应用,开展了充分、深入的交流,对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开放运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会议为未来中子衍射技术在科研和产业研发中的创新支撑奠定了有利基础。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我国首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动力学的“超级显微镜”。自2018年建成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已高效稳定运行七年,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中子束流,用户已接近9000人,完成2000多项课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西昌市作为“国家级航天基地”和享有“月城”美誉的战略要地,与中国散裂中子源在支撑国家战略方面的使命定位高度契合。中国散裂中子源将进一步赋能稀土产业,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应对全球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