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X射线观测固态氢结构:极高压下的氢

2020-04-23 11:57          X射线 拉曼光谱仪 核分析技术
人们对氢在极高压下的性质知之甚少。现在有实验揭示了氢在高压下分子排列的关键细节。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我们对天体的认识,依赖于对这种元素在极端温度和极端压力下的性质的了解,譬如太阳的成分约75%是氢[1]。在实验室复制这些条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就连低温下氢的高压相结构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吉诚[2]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文,报道了在前所未有的压力下探测氢结构的实验,结果揭示了一种六边形紧密排列的分子结构。

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虽然它很简单,但是氢的高压相却丰富且复杂。氢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电绝缘体,但在极端压力下会变成一种金属[3]——譬如这种状态可能帮助生成木星的磁场。此外,理论研究表明,金属氢可能会表现出许多奇异现象,如高温超导[4](零电阻导电)或超流现象[5](零摩擦流体流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将压力增加到远高于地心处的压力,人们发现了氢的多个固态相。这些实验都用到了金刚石对顶砧:先将氢样品放入薄箔密封垫中,然后用螺丝将密封垫固定在两个金刚石之间,即可对样品中心施加极端压力。

分析压缩样品的主要方法包括研究组成分子如何吸收红外光(红外光谱仪),或观察它们如何散射光线(拉曼光谱仪)。这些方法让我们可以洞悉分子的结构。过去的研究已经揭示,随着压力的增加,氢从一种晶状固体(其中所有的分子具有相似的键长),转变成一种混合相(不同键长的分子共存其中)[6,7]。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一致[8]。

检测材料长程有序性的主要技术是X射线衍射,原理是晶体中电子散射的X射线会相互干涉。由此产生的衍射图包含亮点——对应相长干涉;以及暗点——来自相消干涉。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包括DNA的双螺旋结构,都得益于X射线衍射技术。

可惜到目前为止,利用这项技术来研究高压氢,都被证明是太具挑战性了。一个主要的难点是,电子散射X射线的能力随着组成材料的原子的质量的降低而降低。氢是最轻的元素,产生的信号特别微弱。因此,很难区分氢样品中电子散射的X射线和周围由重元素(如钨或铼)制成的密封垫所散射的X射线。另一个挑战是,用于给样品施压的金刚石在暴露于X射线的情况下,容易破裂,导致压力损失。

由于这些困难,氢的X射线衍射研究以前最高只能达到190吉帕斯卡[9](约为标准大气压的190万倍)。这大约只是氢在金刚石对顶砧上所能承受的压力的一半,还不足以研究氢元素最奇异的一些相态,比如混合相。

吉诚和他的同事们巧妙地解决了这些挑战,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利用高达254吉帕斯卡的压力,进行了100多次实验。为了增加氢产生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的信号的对比,他们用的密封垫是由比钨和铼轻的元素制成。作者还通过特别的实验设计,在钻石不可避免地破裂之前的那段短时间内产生了有用的数据。

研究结果揭示了氢分子在三种高压固相(包括混合相)中的长程结构。在这三种固相中,氢分子呈六角密积结构(图1),以六角棱镜的形状匀称排列。不仅如此,增加压力会挤压棱柱体,使其变得越来越扁,越来越宽。

图1极端压力下的氢结构。吉诚等人的研究结果[2]表明,氢的三个高压固相中的分子均为六角密积结构。这张图是每个分子中两个不断移动的质子可能位置的快照。它还显示了每个分子中两个电子的电荷密度(从许多快照中取平均值)。

不过,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答。与所有比氦重的元素不同,氢没有紧密结合在原子核上的电子,氢分子中的电子位于分子键中。因此,这些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不能用来直接探测原子核在分子中的位置或分子的取向,而是探测分子键的位置。

因此,吉诚等人的X射线研究结果需要与其他实验技术相结合,例如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也可以包括核磁共振光谱——该技术直到去年方能适用在上文所研究的极端压力下[10]。将这些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相结合,将使高压氢相的完整表征成为现实。

在此次X射线研究中所达到的压力对应于电绝缘分子氢。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实验的重点可能会放在更高的压力上。然而,对X射线技术来说,在氢元素会转向原子化和金属化的压力下开展研究,将是一个挑战。在此相态下,电子不再处于分子键中;相反,结构中所有原子共享电子,因此不知道相应的X射线衍射图会是什么样子。对宇宙中最轻、最丰富的元素的研究将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

参考文献:

1.Lodders, K. Astrophys. J. 591, 1220–1247 (2003).

2.Ji, C. et al. Nature573, 558–562 (2019).

3.Dias, R. P. & Silvera, I. F. Science 355, 715–718 (2017).

4.Ashcroft, N. W. Phys. Rev. Lett. 21, 1748–1749 (1968).

5.Bonev, S. A., Schwegler, E., Ogitsu, T. & Galli, G. Nature431, 669–672 (2004).

6.Eremets, M. I. & Troyan, I. A. Nature Mater.10, 927–931 (2011).

7.Howie, R. T., Guillaume, C. L., Scheler, T., Goncharov, A. F. & Gregoryanz, E. Phys. Rev. Lett.108, 125501 (2012).

8.Pickard, C. J. & Needs, R. J. Nature Phys. 3, 473–476 (2007).

9.Akahama, Y. et al. Phys. Rev. B 82, 060101 (2010).

10.Meier, T. et al. Phys. Rev. X9, 031008 (2019).

原文以X-rays glimpse solid hydrogen’s structure为标题发表在2019年9月25日的《自然》新闻与观点版块


推荐阅读

ALICE发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粲强子化有所不同

由ALICE合作进行的新测量显示,在质子-质子碰撞中,粲夸克形成强子的方式与基于电子对撞机测量的预期大相径庭。 2021-06-11

破裂物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团队等离子体破裂物理课题组在破裂物理、逃逸电子和破裂预测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uclear Fusion、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等上。 2021-06-10

中子衍射研究:一种新的自旋结构及巨压磁效应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03组团队,在Fe掺杂的MnNiGe合金中,利用中子衍射手段,首次解析出了无公度圆锥螺旋磁结构,并利用此磁结构关联的晶格畸变和织构效应获得了巨大负热膨胀 2021-06-10

近代物理所研究者指出近年报道的首例电子俘获核激发现象或被高估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美国科学家发现的首例电子俘获核激发(NEEC)现象,因受复杂γ(伽马)本底影响,测量的激发几率可能被显著高估。该研究推荐利用次级束流装置在低γ本底环境下获得更可靠的实验结果。相关研究于6月2日发表在《Nature》的“Matters Arising”栏目上。 2021-06-08

中国散裂中子源初期核数据实验结果引人注目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于2018年建成。CSNS的反角白光中子实验装置(或反角白光中子源,简称Back-n)是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其综合性能处于国际同类装置的前列,尤其是其距中子产生靶等距离的中子流强是国际上最高的,覆盖能区范围和中子飞行时间测量的分辨率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021-06-05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