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Fusion Fuel Cycles与通用原子公司达成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协议

2025-08-28 08:50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通用原子 核聚变 美国

Fusion Fuel Cycles(聚变燃料循环公司,简称FFC)已与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通用原子公司达成协议,通用原子公司将对独特综合测试设施(UNITY-2)项目进行为期十年的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UNITY-2(图片:FFC)

FFC总部位于安大略省乔克河,由加拿大核实验室和京都聚变工程公司合资成立,致力于开发和部署氘氚(DT)聚变燃料循环技术。UNITY-2是该项目下的首个突破性一体化灵活燃料循环测试设施,将率先完成从燃料排放到净化和供应的整个DT燃料循环,并在相关条件下以合适速率演示高效氚处理技术,助力十年内降低风险的聚变发电厂建设,计划于2026年中期投入运营。

通用原子公司表示,此次投资将“加速UNITY-2的开发”,且UNITY-2“将在扫清核聚变能源商业化道路上发挥关键作用”。UNITY-2将成为多功能开放平台,供全球聚变创新者推进科研、弥合氚处理系统技术差距,支持氚库存最小化和处理效率、氚排放最小化和材料兼容性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演示。

作为合作一部分,通用原子公司将利用该设施先进基础设施开展聚变组件研发,支持加拿大团队找到处理、储存和管理氚的最安全有效方法。通用原子公司还称,这项工作有助于为开发其他关键聚变系统奠定基础,如用于评估技术规模原型的综合组件测试设施。

通用原子能集团高级副总裁阿南塔·克里希南表示,与FFC的合作是朝充分发挥聚变能潜力迈出的关键一步,此次合作直击严峻挑战,使解决集成完整、功能齐全的聚变系统难题更近一步。FFC联合首席执行官Yuhei Nozoe补充道,通用原子公司的投资彰显了UNITY-2能为聚变技术公司带来的价值,该设施能超越模型和纸面研究,确定实际性能,对未来几十年实现商业化聚变至关重要。



推荐阅读

澳大利亚将再向美国支付10亿美元用于海军核潜艇建造

澳大利亚将再向美国支付10亿美元用于海军核潜艇建造。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表示,澳大利亚近期将支付第二笔10亿美元款项,用于支持美国建造核潜艇的造船业发展。根据初步计划,澳大利亚承诺在第一阶段拨款30亿美元,希望美国未来能向其出售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向澳大利亚转让核潜艇的AUKUS协议目前正由五角大楼审议。澳大利亚政府相信,这项有英国参与的协议将会继续推进。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在堪培拉向记者表示,... 2025-10-17

美企推出辐射防护材料以支持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在轨运行

近日美初创公司宇宙护盾宣布研发出轻质纳米复合材料,可制成辐射防护罩,以保护商用先进处理器免受太空辐射的影响,有望提升卫星算力。该公司2024年与小卫星制造商埃塞罗合作,验证了搭载在立方星上、由纳米复合材料辐射防护罩包裹的英伟达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在轨长期安全运行的可行性;2025年6月,又获得美空军研究实验室400万美元合同,将在18个月内构建防护预测仿真模型,以预测受纳米复合材料辐射防护罩保护的电子设备的在轨性能,助力太空任务设... 2025-10-16

以“公私协作”加速聚变发展:欧洲议会最新报告深度解析

近日,欧洲议会(欧盟三大机构之一)下属科学前瞻局(STOA)发布报告《Fusion energy:A paradigm shift in power generation for Europe?》,系统梳理了核聚变公私部门发展动态及政策挑战,指出其虽已迎来发展加速期,但技术突破、监管适配、资金保障等多重障碍仍需跨越,并提出行动方向。一、发展路径博弈:公私部门的时间线差异报告指出,核聚变发展已从公共项目主导转向公私协同博弈,不同主体的时间线差异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1.公共项目:以ITER为... 2025-10-16

美国NRC将如何监管微型反应堆?

核反应堆何时投入运行?美国核监管委员会(NRC)须重新审视这一状态的定义,以确保其适用于微型反应堆技术——如Hadron能源公司设计的额定功率低至2-3兆瓦的核电站。这类电站体积小至可在工厂完成制造,并能通过重型卡车整体运输至现场,实现远程操控运行,并在寿命终结时整体移走。燃料装载与投入运行充分体现了微型反应堆的可移动性为核工业带来的根本性变革。现行核能模式依托少量固定的反应堆和燃料循环设施场地,偶尔进行新燃料或乏燃料的... 2025-10-16

乔治·哈勒:从欧洲到美国再返奥地利的核聚变创新之旅

奥地利物理学家乔治·哈勒在核聚变研究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雄心与韧性。获得竞争激烈的欧洲核聚变研究员资助后,他深入研究托卡马克装置,并参观欧洲多地主要聚变设施。然而,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他面临本地长期职位匮乏的挑战,却未选择离开奥地利或放弃核聚变研究。乔治与格拉茨工业大学合作设计ALPS方案,虽未获欧洲核聚变研究基金,但大洋彼岸的机遇为他敞开了大门。2024年8月,乔治举家前往美国,担任汉普顿大学实验负责人和终身制助理教授,领导仿... 2025-10-1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