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核集团:核科技创新领跑,核电运行建造能力世界第一

2025-09-15 11:45     来源:中核集团     中核集团 中核集团

书写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核答卷

——中核集团“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综述

“十四五”以来,中核集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工作部署,统筹推进能源发展与安全生产,推动核心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干部职工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产业经济、安全运营、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企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展现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勇毅担当。“十四五”期间,中核集团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跻身世界前列,所属核电运行WANO满分机组比例连续三年世界第一、核电工程建造安装能力世界第一。

01

以核为主的能源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十四五”期间,中核集团统筹优化核能与风光水热等新能源产业优化布局,积极推动核能供汽、供暖、制氢、同位素生产等多场景应用,加速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电力在运在建总装机突破1.2亿千瓦,形成以核能为龙头、风光水热储一体发展、核能综合利用有效拓展的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的多元化综合能源产业供应体系,为推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改革、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贡献中核力量。

核电规模稳步发展壮大。2021年至今,全国核准46台核电机组,中核集团18台核电机组获得核准,占比41.67%。福清核电5-6号“华龙一号”首批机组建成运行,采用VVER-1200技术的田湾7-8号和徐大堡3-4号开工建设。2021年至2025年7月31日,中核集团累计商运发电量达10550亿千瓦时,年均增速保持在150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7%。

风光水储等新能源大幅提升。构建起“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矩阵,形成新疆、河南、甘肃等多个抽水蓄能产业集群,建成宁夏同心、贵州紫云、山东郯城等一批中大型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建成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储能项目——玉门光热示范项目,全国最大海上光伏——江苏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全面开工。截至目前,集团公司新能源可控装机超1亿千瓦,在运总装机超5400万千瓦。

核能综合利用产业化初具规模。建成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暖项目——浙江海盐核能供热项目,预计“十四五”末惠及人群将达4万户;投产我国首个大规模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田湾核电“和气一号”,每年可为石化企业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台州核能零碳智慧供汽项目、江苏徐圩核能供热项目等陆续推进。

02

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不断完善

求绿向新,推进核能科技创新。中核集团牵头组建一体化快堆、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华龙一号”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之一,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电站示范工程投入商运,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示范工程基本建成,形成“华龙一号”“玲龙一号”、高温气冷堆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品牌,压水堆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围绕中小电网,以及浮动核电、孤岛及偏远地区供能等需求,研发中小型堆型,构建型谱发展体系。

开放谋新,在交流合作中共同发展。加大核电出口力度,截至目前,已出口7台机组,“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K-2/K-3机组分别于2021年5月和2022年4月实现商运并顺利通过最终验收,于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获评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在海外华龙建设中,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建设效果显著,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推进关键设备和元器件攻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完整、自主、可控,进行了一系列施工技术创新,提升安全性的同时有效缩短了建设周期,以69个月的工期创造海外三代核电机组工期纪录。以核电机组出口带动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换料、技术服务、核环保等全产业链出口。加强国际合作力度,参与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核心设备安装任务。

乘数而上,推进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在核能领域,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的数字化能力体系,智慧工地系统已经基本成型,AI运维一期已经完成,二期正在开展,核智AI门户顺利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与“核智·龙灵”大模型共同助力核电应用全面升级。在新能源领域,推动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建成新能源智慧运营管理系统、五岳储蓄智慧工地、基于大数据的水电机组智能化运维、分布式光伏系统建设及数据采集标准化能力建设等一批项目,持续建设生产业务数字化平台,实现风、光、水、储电站的纵向贯通管理。

03

能源赋能社会责任凸显优势

筑牢能源保供压舱石。中核集团不断提高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发电能力,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发尽发、度电必争,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安全可靠供应。中核集团控股26台在运核电机组累计贡献清洁电力8470亿千瓦时,风光水等非核能源发电量为2080亿千瓦时。一台“华龙一号”机组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万棵。

依托产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依托新能源产业优势,通过产业赋能地方经济发展。在新疆,新疆阿尔塔什水电站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将叶尔羌河下游罐区灌溉保证率从原来不足50%提高到现在75%,造福流域600多万人口,对推动南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宁夏,立足同心县风光资源禀赋,把大力发展风光电储等清洁能源产业作为助力同心县发展产业的重要突破口,以落地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和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为基础,建设了一条完整的涵盖投资、建设、运营、关键元器件生产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在吸纳就业、增加收入、创造税收等方面为同心县作出长效贡献。在浙江,依托中国核电的新能源优势,三门县三核村规划利用206亩生态养殖荷塘建设18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达1800万千瓦时,在满足用电需求同时可将剩余电量通过交易,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30多万元的额外收益,美了乡村、富了群众。

核安全质量全面受控。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中核集团落实“绝对责任、最高标准、体系运行、经验反馈”要求,强化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环保管理能力持续提升,核电运行业绩保持全球领先,WANO满分机组比例连续三年世界第一,核电安全生产总体受控,运行绩效指标显著提升,成为核电安全领域的全球标杆。2024年,WANO指标保持世界先进,25台核电机组满分机组数量最高22台。秦山核电成为我国首个实施延寿20年工作的核电机组。其他核设施安全环保风险受控。工业安全形式受控,安全环保形势总体平稳。



推荐阅读

中核集团首次面向全球发布

在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中核集团于10月15日在成都举办核力无限 共创未来首届全球品牌发布活动。这是中核集团锚定可信赖的核科技引领者的品牌定位,以品牌强企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前沿科技为全球核能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良好实践。纳米比亚工业、矿业与能源部常务秘书莫西斯·帕科特,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副局长柳长森,中核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涛出席活动并致辞。中核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泰国核技术研究... 2025-10-16

《法治日报》刊发中核集团党组署名文章:认真学习贯彻原子能法 谱写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认真学习贯彻原子能法谱写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2025年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26年1月15日我国核工业创建71周年之际开始施行。原子能法是我国原子能领域综合性、基础性法律,是我国原子能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骨干力量,要认真学习贯彻原子能法,努力开创我国核工业高... 2025-10-16

2050年实现核聚变商业发电,中国走到了哪一步?

核聚变想要实现商业化发电需要经历六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在10月14日于成都举行的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开幕式上,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助理、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称,实现核聚变能最终的商业化运用,需要经历原理探索、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六个阶段,目前中国已走到了燃烧实验阶段。目前我们燃烧等离子体的参数条件已经具备了。在本次两... 2025-10-15

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在成都开幕

全球首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四川省成都市,标志着中国在聚变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实现显著跃升,将为成都建设全球聚变能源创新高地、推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注入动能。这是记者14日从正在成都市举办的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表示,中国高度重视聚变能发展,已建成多个大科学装置,正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国际... 2025-10-15

华龙一号漳州2号机组燃料装载获批

10月11日,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漳州核电2号机组获批运行许可证并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作为核电工程有核试验和无核试验的分界点、核电站并网发电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全新核燃料组件装入反应堆压力容器,标志着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为后续机组临界、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副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批量化总设计师崔怀明介绍,漳州核电1、2号机组工程在福清核电5、6号首堆工程的基础上,结合了... 2025-10-1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