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全球最大CRAFT环向场(TF)线圈盒成功交付

2025-09-24 15:25     来源:可控核聚变     环向场(TF)线圈盒 超导磁体 核聚变 核技术

9月21日,由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承担的全球尺寸最大、重量最重、制造难度最大的CRAFT环向场(TF)线圈盒正式发运。该产品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在超导磁体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多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CRAFT项目介绍

CRAFT,即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基本思路是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导磁体研究系统和偏滤器研究系统,为磁约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提供粒子流、电、磁、热、力等极端实验条件。设施包括主体部分和园区配套部分,其中设施主体由超导磁体研究系统及偏滤器研究系统两部分组成,超导磁体研究系统包括8个子系统,偏滤器研究系统包括11个子系统。

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设提供建设技术基础,可开展聚变堆条件下热与粒子排除关键问题研究、大规模低温和超导技术研究、强流粒子束与基础等离子体研究,可以将建设我国聚变堆的进程大幅提前,同时为高场核磁共振、深空推进探索等提供完备的实验平台和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环向场(TF)线圈与TF线圈盒

环向场(TF)线圈是托卡马克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们是一组巨大的、围绕环形真空室呈环向排列的D形线圈(CRAFT共计有16个)。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这些线圈时,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环向磁场。这个磁场的主要作用是约束等离子体,防止高温等离子体与真空室壁接触,从而维持聚变反应的进行。

而环向场线圈盒,简单来说,就是容纳和保护TF线圈超导导体的高强度金属外壳,在整个磁体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承受并传递电磁载荷:线圈在通电后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压和相互排斥力,线圈盒作为刚性机械骨架,将这些电磁力(可达数千吨)安全地传递到托卡马克的整体支撑结构,防止线圈变形或失效。

保护脆弱的超导导体:超导材料(如 Nb₃Sn、NbTi)对机械应力极为敏感。线圈盒为超导缆线提供刚性支撑,限制其在电磁载荷下的微小形变,从而保持超导性能并避免因应变导致的临界电流下降。

冷却通道与热沉功能:线圈盒内部布置有多条冷却通道,冷却水或氦流在其中循环,直接带走导体产生的热量。设计研究表明,增加冷却通道数量可显著降低导体热流,提升整体散热效率。在失超(超导状态被破坏)时,线圈盒的金属质量还能作为热沉,帮助导体快速恢复低温状态。

提供结构接口与支撑其他部件:线圈盒外表面设有法兰、螺栓孔等标准接口,用于安装极向场线圈、真空室支撑结构、辐射屏蔽层等关键部件,确保整体装配的刚性和对准精度。

三、研发突破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悉心指导以及核电集团的统筹协调下,与合作伙伴协同攻关,历经5年时间攻克四大制造难题,最终成功研制TF线圈盒:

创造了行业最大深度达380mm的奥氏体不锈钢窄间隙T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新纪录;

突破了316LN极低温材料的激光深熔焊技术;

实现了超大尺寸部件精密加工,轮廓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

完成了30米长空间弯管的精密成形,轮廓度误差小于2mm。

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确保了产品的顺利完工,并在9月12日通过专家验收,更为我国未来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和装备支撑。



推荐阅读

俄罗斯开发新型快堆燃料组件

俄罗斯研制开发采用液态金属衬层的创新型OS-5氮化物燃料组件,可提升快中子反应堆运行效率与安全性,为BN-1200M及闭式燃料循环奠定技术基础。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燃料部门制造并完成了独创的OS-5燃料组件,该组件采用混合氮化铀钚核燃料并具有液态金属衬层。另外,采矿与化学联合企业将作为铀钚混合氮化物(MOX)燃料工厂所在地,为BN-1200M快堆提供燃料。据Rosatom表示,采用液态金属衬层将改善第四代快中子反应堆氮化物燃料元件的性能... 2025-09-25

海南小堆安全壳整体性试验圆满完成

2025年9月23日22时12分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安全壳整体性试验圆满完成。本次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标志着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式小堆安全壳屏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验证,为机组后续装载核燃料以及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海南小堆安全壳是采用钢制安全壳作为反应堆第三道屏蔽堆型,为了顺利完成安全壳试验调试工作,自2022年以来中核工程海南项目部多次组织设计人员、专家开展AP系列安全壳调试技术交流及... 2025-09-25

全球小型反应堆开发加速 商业化进程引关注

全球小型反应堆(SMR)开发热潮持续升温,各国正竞相推进这一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目前全球已提出并正在开发约70种SMR设计方案,其中俄罗斯和中国已率先实现SMR商业化并投入运营。俄罗斯以17座、中国以10座SMR领跑全球,两国与美国合计有20座SMR处于建设阶段。预计从2030年代初开始,加拿大、法国、英国、瑞典和丹麦等国也将陆续实现SMR商业化,届时全球商业化SMR总数有望增至约17座。韩国正重点推进i-SMR商业化,计... 2025-09-25

Zeno Power与Orano合作推进镅-241回收 拓展太空核能燃料供应链

9月24日,核电池开发商Zeno Power宣布与Orano达成战略协议,将从后者位于法国诺曼底的拉阿格核燃料回收站获取镅-241(Am-241),用于为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的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RPS)提供燃料。根据协议,Zeno Power将投资数百万美元,优先获得Orano每年稳定供应的镅-241,这种长寿命同位素半衰期达430余年,可支持太空设备长期运行。此次合作基于双方自2022年起在拉阿格工厂开展的工业生产可行性研究,旨在评估镅-241粉末的回收技术路径与经济性... 2025-09-25

美国Type One Energy借超级计算机加速聚变能研发进程

总部位于美国诺克斯维尔的初创公司Type One Energy Group正借助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推动聚变能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该公司预计于2030年建成全球领先的仿星器聚变装置,并随后构建一座试验性发电厂,目标在2030年代中期实现商业化聚变能生产。Type One Energy团队在《等离子体物理学杂志》发表的系列论文中,详细阐述了其试验性发电厂的设计理念。我们的愿景是在十年内建成试验工厂,并加速打造功能性原型,Type One Energ... 2025-09-25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