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武强调,研究重点将转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研发与应用,同时深化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拥有先进核计划国家的合作。目前,该研究所运营的反应堆每年为全国23个核医学科室提供1000至1500居里的放射性同位素,覆盖40个科室中的半数以上。随着越南医疗领域对核医学需求的增长,这一产量较1984年反应堆投运时已显著提升,凸显了技术升级的紧迫性。
未来,大叻核能研究所将通过SMR项目构建完整的核技术产业链,从人才培养到设备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化。高东武表示:“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将帮助我们缩短技术差距,而本土化实践是确保能源安全与医疗供应的关键。”这一战略不仅服务于越南国内需求,也为区域核能技术发展提供了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