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研究揭示地史时期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演化

2025-10-18 14:50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泥盆纪枝蕨、前裸子植物森林、中生代高大针叶林,到如今以被子植物为主的现生森林生态系统演变过程。森林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对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影响,是全球大气CO2、碳循环、水循环等环境-生态参数的重要控制因素。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原位化石森林被报道,为深入理解森林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回顾并定量评估了全球38个化石森林生态系统,数据涵盖了从中泥盆世森林起源到侏罗纪被子植物出现前,分析展示了地质历史时期森林构成、冠层高度、森林树木密度、生物量、林分结及空间模式等生态学特征的动态变化,并从现代生态学视角解析了化石森林演化,提出了泥盆纪-侏罗纪森林四阶段的演化模式。

研究表明,泥盆纪森林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和热带地区,树蕨、石松、前裸子植物均构成森林,且表现出多样的空间模式和林分结构。同时,石炭纪森林由石松类植物主导,生物量和树木密度达到历史峰,冠层高度超过20米;二叠纪森林扩展到中、高纬度,冠层高度增加,但生物量和树木密度有所下降;三叠纪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暖温带,冠层高度超过30米,生物量和树木密度与现存森林相似,且森林结构呈聚集性。侏罗纪森林扩展至干旱区域,冠层高度接近40米,生物量和树木密度与现存森林相似。空间分析表明,多数化石森林表现出聚集生长模式,类似于现代森林。从生物量来看,石松类森林的生物量最高可达现代热带雨林生物量的12倍,且石松森林的主导时期与晚古生代大冰期吻合,或是触发大冰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基于不同生态学指标,科研人员进一步识别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演化的四个阶段——始森林:艾非尔期至弗拉期(中-晚泥盆世),森林由前裸子植物、枝蕨类与早期乔木石松类组成,冠层高度可达到7-20米,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但树木密度相对较低;储碳森林:晚法门期至早二叠世,由石松类主导,冠层高度达16-30米,其生物量为地质历史时期最高,形成了显生宙首个大规模聚煤期;曙光森林: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冠层高度达35米,密度与生物量下降,森林组成逐渐多样化;预森林:中三叠世-晚白垩世,裸子植物扩展至多个纬度带与气候区,冠层高度上升至20-50米,密度与生物量下降并接近现代森林特征,代表了向现代森林的演化与过渡。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上。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术部的支持。



推荐阅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Corewell Health研究 加速质子治疗交付速度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近日向密歇根州Corewell Health系统提供了一笔为期四年、总额22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用于支持其开发下一代质子治疗输送系统,目标是大幅缩短癌症治疗时间。这项研究由位于密歇根州皇家橡树市的Corewell Health质子治疗中心主导,重点推进一项名为动态点扫描质子弧(Dynamic Spot-Scanning Proton Arc,简称SPArc)的新型放疗技术。该技术通过连续旋转的质子束流实现放射治疗的精准投递,有望将当前约30分钟的治疗时长缩... 2025-10-25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批准首座Natrium先进反应堆项目许可申请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已顺利完成对TerraPower公司Natrium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并正式建议为怀俄明州林肯县的Kemmerer 1号机组核电站颁发建设许可证。TerraPower此前已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了许可证申请,计划于2024年3月启动该机组的建造工作。Natrium项目作为首个通过美国能源部先进反应堆示范计划(ARDP)公私合作模式开发的项目,备受关注。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披露,Kemmerer核电站1号机组将采用先进的钠冷反应堆技术,配置一座840 MWt的池式钠快堆,... 2025-10-25

上海超群检测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打造国产X射线核心部件全产业链“中坚力量”

上海超群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群检测)近日完成超5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寿股权领投,北京先进制造基金、深创投、京西瑞瓴股权投资基金、道禾长期投资、约印创投、清源投资、天兴资本等联合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高端X射线管源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及产业链配套建设,进一步巩固超群检测在国产X射线核心部件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X光核心部件研发与制造的企业之一,超群检测自2001年成立以来,深耕X射线成像技术... 2025-10-24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基因“闸门”控制玉米叶酸转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发现叶酸代谢新的分支途径,其关键基因能有效控制活性叶酸的积累,为高叶酸玉米分子育种提供新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目前,叶酸缺乏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高叶酸作物育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叶酸生物强化,有效改善叶酸缺乏症状。科研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编码玉米谷氨酸亚胺甲... 2025-10-24

韩国成功出口国产癌症诊断同位素"锆-89"至中国 核医学技术迈向国际市场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近日宣布,该院自主研发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锆-89(Zr-89)"已成功出口至中国企业"赛瑞医药科技"。这是继南非、巴基斯坦、泰国之后,韩国核医学产品首次打入中国市场,标志着韩国在放射性同位素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获得重要突破。锆-89是一种能够实时追踪药物位置的放射性同位素,在癌症诊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物质可与精准识别癌细胞的肿瘤特异性抗体蛋白新药结合,主要用于大型医院的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设备,广泛应... 2025-10-23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