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5日,由中核学会承办,中国核学会应用技术研究院(三亚核原核技术创新研究院)协办的“2025核技术应用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威海市成功举办。

本次高级研修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高级研修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专家授课、主题报告、交流研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提升中国核技术应用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转移转化能力,促进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机聚合,全力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核技术更好地促进经济、惠及民生。
本次高级研修班由来自核技术应用领域全国各地的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成果转化中心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与企业高管共计50余人参加。
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高克立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高克立副秘书长对此次高级研修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研修班既是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核学会立足核领域人才发展需求、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从“技术突破”向“产业落地”跨越的重要平台。高克立强调,核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前沿技术,是衡量科技硬实力的重要标志,其应用已深度融入医学诊疗、农业增效、工业升级、环保治理等民生与产业关键领域,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核技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但从“实验室样品”到“市场产品”的转化链条仍需强化,“懂技术、善转化、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缺口,而本次研修班的举办,正是聚焦“转化”这一核心课题,破解行业痛点,为核技术应用产业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人才支撑。同时,高克立也对全体学员提出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大家以“研”为基,立足各自岗位实践,深入思考核技术与产业需求的结合点,在交流研讨中探寻转化路径;二是希望大家以“用”为要,将研修所学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推动更多核技术科研成果从纸上走向实处,为中国核技术应用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高级研修班组织学员参加绿色核能•核技术应用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并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赵燕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核药中心张涛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礼杰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杨副教授等国内外知名的核应用领域和技术转移的专家围绕核技术转移转化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交流与研讨。
10月24日上午,中国核学会组织全体学员参观了“绿色核能•核技术应用”(威海)博览会。本次博览会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贯彻落实《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促进核电装备创新技术应用、国产化与产业链升级,推动核技术在医学诊疗、农业、工业、环保等领域的创新融合而举办。研修班学员参观学习中国华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秦山核电、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核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核技术转移转化创新成果。研修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参观与学习交流,认识和了解了“核技术应用从实验室技术到实际产品,中间需要解决技术稳定性、规模化生产工艺等多个转化难题”的一些应用案例,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产学研协同思路。
博览会作为研修班“理论+实践”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此次参观交流让学员们跳出课堂,直观感受核技术从“科研创新”到“产业价值”的转化全链条。
10月25日,本次高级研修班组织学员开展分组交流探讨会议,学员们就核医疗、核农业、核电核能、核环保、核植物等领域技术积极交流,共同探讨核技术在各领域技术转移转化困难与创新性成果。
通过本次高级研修班,学员们纷纷表示对核技术应用领域关键技术的重点方向与发展趋势有了深刻认识,有效地提升了自身专业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能力,收获颇丰。学员表示:“通过本次高级研修班不仅了解到核技术发展现状、行业应用情况,还收集对接了一些核技术应用领域的科技成果,为我们技术经理人今后开展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工作拓宽了思路。”本次高级研修班将为中国核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动核技术应用的高效转移和高质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