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29日,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2025年核燃料技术支持及可靠性专题会议在深圳科技大厦召开,会议由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主办、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中广核燃料可靠性技术中心组织,旨在加强核燃料研发设计方、核电业主、核燃料供应商及相关服务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优化核燃料管理方案,提升核燃料技术及服务能力,推动核燃料可靠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理事牛小平在致辞中表示,核燃料可靠性提升已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重要命题,需要全行业众志成城、协同创新。他指出,从材料研发到制造监造,再到运行维护和失效分析,各环节需要打破壁垒、深化合作。牛小平强调,核燃料可靠性不仅是核能安全运行的关键保障,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他倡议与会代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开放经验、碰撞观点、深入研讨,共同探索核燃料可靠性提升的创新路径,为中国核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海翔在致辞中提到,国家核安全局近期部署了核燃料组件破损机理研究工作,要求加强机理研究、数据分析和预防机制建设。核电行业积极响应,中广核集团加大了对燃料可靠性提升的投入力度,统筹推进相关工作。中广核研究院在集团部署下,持续完善核技术支持体系,强化设计、制造、运行、检查、分析等环节的协同。胡海翔强调,燃料可靠性不仅是核燃料安全运行的底线,更是经济竞争力的体现。他呼吁与会代表深入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推动中国燃料可靠性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次会议得到了行业内专家的积极响应。来自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及中广核集团内设计、制造监造、运维等20余家单位的核燃料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人员围绕燃料设计与制造、燃料破损与电厂运行优化、燃料检查、燃料操作、灵活性运行等专题内容展开交流,并就设计准则、燃料运行异常现象等监管关注问题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通过会议期间的深入研讨,各方专家围绕新型燃料材料、辐照性能评价、智能运维等前沿方向充分交换意见,为后续关键技术攻关与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思路。此次会议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内的信息互通与合作,对促进中国国内核燃料可靠性水平进一步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