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广核苏州院承办的第四届低能重离子应用平台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2025-11-06 15:01     来源: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梁瞻翔 胡正国 中广核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近物所”)主办,中广核苏州院(以下简称“苏州院”)承办的“低能重离子应用平台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用户会”在苏州召开。来自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学者汇聚苏州,围绕低能重离子技术前沿与产业应用开展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核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路径。苏州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梁瞻翔出席会议。

中广核苏州院承办第四届低能重离子应用平台学术研讨会

梁瞻翔在会上全面介绍了苏州院在核电安全与核材料研究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并指出本次承办研讨会既体现了行业对苏州院工程科研实力的认可,也为推动重离子技术与核电材料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他期待以此次大会为纽带,促成更多跨领域合作,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科院近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介绍了研究所的定位使命、发展历程以及加速器建设现状。他强调,以强流离子束为核心技术的低能重离子应用平台,是支撑核科学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基础设施,并表示希望通过大会的系列专题报告,系统展示该平台在加速器技术、材料研究、核天体物理等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支撑性成果,从而推动国内相关科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落地。

会议期间,来自十余家单位的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呈现了一场跨学科、高水平的学术盛会。研讨内容覆盖加速器技术、核能材料辐照效应、天体物理等多个领域。期间,与会各方基于中科院的技术平台与科学装置,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需求,共同倡议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科研平台与产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融合,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低能重离子技术领域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桥梁,深化了科研平台的开放共享,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创新共识。未来,各方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加强合作,为低能重离子技术的科研创新与应用注入新动能,共同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中广核主导的首个ISO TC85(核能领域)国际标准立项通过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通知大亚湾核电,由中国主编,法国、英国、俄罗斯、比利时、芬兰、瑞士、意大利七个核电重要国家支持并参与编制的ISO 26047《Chemistry control performance indicator for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压水堆核电厂化学控制效能指标)成功立项,大亚湾核电化学高级主任工程师张裕出任项目负责人。该标准作为评估核电厂整体水化学控制效能的量化标尺,可反馈关键化学参数控制的符合 2025-11-06

中广核达胜顺利通过国家级制造业工业辐照用电子加速器单项冠军复核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复核名单,中广核达胜凭借在电子加速器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领先地位,成功通过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复核,技术创新与行业引领力再获权威认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复核每三年开展一次,核心是对已获称号企业进行高标准回头看,全面检验其在细分市场专注度、技术领先性、市场占有率等维度的持续竞争力。据了解,中广核达胜长期专注于电子加速器的研发、制造及应用研... 2025-11-06

中广核高新核材亮相第7届巴西国际线缆展

10月29日至31日,第7届巴西国际线缆展(WIRE BRAZIL 2025)在圣保罗Expo展览中心开幕,该展会是南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线缆行业盛会。中广核高新核材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乐观,与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江苏)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核材江苏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杨洪君共同率团参展,以材料创新赋能线缆升级为核心对接拉美市场需求。展会期间,中广核高新核材设专业展区,系统展示多款核心材料产品。凭借优良性能与市场适配性,展区吸引... 2025-11-05

中广核达胜发布全自动压铸件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

压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因工艺参数和材质特性等因素产生气孔、缩孔、裂纹、夹杂等内部缺陷,这些问题藏在零件内部,肉眼根本无法识别。传统抽检和破坏性检测,不仅效率低,还会造成物料浪费,更可能让不合格产品流入下游,引发后续装配故障和安全隐患。中广核达胜下属华日公司,全新推出的在线压铸件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具有六大核心优势。第一,流程极简,高效吞吐:实现了从上料、扫描到出结果和分料的全流程自动化,产线衔接顺畅,能显著提升产能并减少停... 2025-11-05

红沿河核电站发电机氢气“零提纯”技术落地投用

10月31日,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自第3次大修后已满功率运行一个月,汽轮发电机组平均氢气纯度达99.72%以上,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95%的标准高出4.7个百分点,创下国内同类型机组新高,成为核电领域提升本质安全与自主创新的典型标杆。挑战:日常补氢成难题氢气纯度掉得比预想快,这是红沿河核电站运行人员曾经面临的现实难题。受限于机组初始设计,发电机氢气纯度无法维持高标准运行,运行人员需每日进行充排氢提纯操作。核电机组发电机通常采用氢冷... 2025-11-05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