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近物所”)主办,中广核苏州院(以下简称“苏州院”)承办的“低能重离子应用平台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用户会”在苏州召开。来自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学者汇聚苏州,围绕低能重离子技术前沿与产业应用开展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核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路径。苏州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梁瞻翔出席会议。

梁瞻翔在会上全面介绍了苏州院在核电安全与核材料研究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并指出本次承办研讨会既体现了行业对苏州院工程科研实力的认可,也为推动重离子技术与核电材料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他期待以此次大会为纽带,促成更多跨领域合作,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科院近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介绍了研究所的定位使命、发展历程以及加速器建设现状。他强调,以强流离子束为核心技术的低能重离子应用平台,是支撑核科学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基础设施,并表示希望通过大会的系列专题报告,系统展示该平台在加速器技术、材料研究、核天体物理等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支撑性成果,从而推动国内相关科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落地。
会议期间,来自十余家单位的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呈现了一场跨学科、高水平的学术盛会。研讨内容覆盖加速器技术、核能材料辐照效应、天体物理等多个领域。期间,与会各方基于中科院的技术平台与科学装置,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需求,共同倡议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科研平台与产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融合,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低能重离子技术领域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桥梁,深化了科研平台的开放共享,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创新共识。未来,各方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加强合作,为低能重离子技术的科研创新与应用注入新动能,共同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