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越南:呼吁制定专项政策以兑现核技术承诺

2025-11-18 10:06     来源:越南原子能研究所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在上周于国家创新中心举行的越南核能发展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代表了新一代核电,它更安全、更灵活,非常适合越南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

越南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十年内掌握SMR技术,计划到2035年部署约8-10个机组,到2045年部署30-35个机组。

越南科学技术部下属的越南原子能研究所专家杨成通(Duong Thanh Tung)解释说,SMR是容量在300MW或以下的核反应堆,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轻松制造、运输和组装。

杨成通先生说:“得益于其小尺寸、模块化结构和非能动安全系统,SMR可以稳定运行,风险低于传统反应堆。由于初始投资成本较低,并且能够快速部署在包括岛屿或偏远地区在内的各种地点,它们还具有强大的经济优势。”

SMR以其高灵活性而闻名,可以轻松集成到现有电网中,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使用,或用于非电力用途,如海水淡化、制氢或合成燃料生产。在越南,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扩张,但电网稳定性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SMR可能会成为绿色转型难题中缺失的一块。

来自韩国中央大学(Chung-Ang University)的董旭正(Dong-Wook Jerng)教授表示,作为一种分布式电源,SMR使电网对外部冲击(特别是与天气相关的中断)具有更强的弹性。他指出:“这使得它们特别适合越南每年面临多次风暴和台风的气候。”

凭借其紧凑的设计和灵活的安装,SMR可以位于工业区内部或外部、工厂附近,甚至地理复杂的地区。该技术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显著缩短了建设时间和成本。

董旭正教授表示:“SMR被广泛视为一项未来技术,能够满足人类的双重挑战:保障清洁能源,同时维持经济增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技术能在安全性、效率和成本之间提供更好的平衡。”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有90多种SMR设计正在开发中。俄罗斯和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已在浮动和陆基平台上部署了SMR。美国、日本、法国和韩国也在研发(R&D)和许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一个特别相关的例子是波兰,这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严重依赖煤炭,与越南非常相似。波兰现已将SMR与大型核电站一起纳入其国家能源计划。

韩国电力公社(KEPCO)全球与核能业务部门的崔贤秀(Hyunsoo Choi)表示:“波兰的案例表明,电力需求高但没有核基础设施的快速增长经济体,如何利用SMR作为一种安全、灵活的过渡解决方案。越南有着相似的背景,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他表示,越南经济正在快速扩张,电力需求激增,而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正日益受到限制。“如果越南选择正确的模式,SMR可以帮助避免电力短缺,同时支持其清洁能源转型,”他补充道。

尽管潜力巨大,但专家们一致认为,越南需要一个仔细分阶段的路线图才能将SMR开发变为现实。

越南原子能研究所提出了一个三阶段计划。从现在到2028年,将进行概念和基础设计开发,建立国家SMR研发中心;在2029-2031年,目标是验证设计并建造实验模型。2031年以后,重点将是技术转让、本地化制造和准备首个商业SMR反应堆。

为了成功,该计划需要专门的政策机制,包括特殊的投资和人才招聘框架(特别是吸引海外越南专家),以及高绩效研究设施的持续初始资金,以及与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进行国际合作。

韩国电力公社的崔先生建议越南采用共同投资、共同开发的模式,类似于韩国在阿联酋巴拉卡核电项目上成功应用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两国将共同投资,并通过可行性、设计、联合实施以及最终的技术本地化这四个渐进阶段,共同分担角色。

崔先生说:“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使越南能够在发展自己的工业基础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获取技术。”


推荐阅读

俄罗斯聚焦核能技术升级 赋能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建设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人工智能会议上表示,该国正探索为数据处理中心供电的独特方案,并计划批量生产小型浮动与陆基核电站。他强调,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技术项目之一,俄罗斯需确保技术自主性,避免对外国系统过度依赖,这关乎国家主权与价值主权。为此,俄罗斯必须构建自主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并发展数据中心以保障数据主权,确保用户信息留存于境内。普京指出,数据中心的核心挑战在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他透露,俄罗斯可能是... 2025-11-22

巴西规划2030年前建成Centena核废料处置库

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CNEN)宣布,已选定Centena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首选地点,目标于2030年前完成建设。该处置库将成为拉丁美洲首个同类设施,专为放射性半衰期不超过30年的低、中放射性废物提供永久性储存方案,并配套设立放射性废物管理技术研究中心。此举旨在解决安格拉1号和2号核电站的长期储存需求,避免其因存储容量不足于2030年被迫关闭的风险。根据CNEN声明,项目下一阶段将完成地球物理参数表征研究,以获取核能与环境许可。为此,委员会已委... 2025-11-22

俄罗斯研发新方法推动太赫兹辐射源功率提升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与加波诺夫-格列霍夫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开发强大太赫兹辐射流产生方法的研究。这些研究聚焦于产生频率范围在0.15至1.5太赫兹(THz),波长2至0.2毫米的强大辐射流。研究基于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产生的相对论电子束,其电流范围宽广,速度分布狭窄,为在特定频率内产生高功率辐射提供了可能。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波对电子束进行集体减速的全新方法,在0.2太赫兹附... 2025-11-21

俄罗斯研发核反应堆故障预测新方法 可实现设计阶段安全预判

南乌拉尔国立大学(SUSU)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新的数值方法,该方法专注于预测核反应堆结构及其他设备因变形累积而引发的故障。据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处透露,这一创新方法能在设计阶段就进行故障预测,与传统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关注的是变形逐渐累积的过程,其中反复的启停循环会缓慢且不可逆地改变结构形状,直至设备无法使用。所有暴露在高温侵蚀下的设备,最终都会面临翘曲、开裂和断裂的风险。过去,预测这一过程几乎不可能实现。南乌... 2025-11-21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反氢原子生产效率实现飞跃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在反氢原子生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将生产数万个反氢原子从长期追求的目标变为一夜即可完成的常规任务。ALPHA实验团队展示的全新冷却技术,使他们在数小时内就能生成超15000个反氢原子,标志着反物质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制造反氢需先捕获并冷却正电子和反质子云,再将其结合。多年来,研究团队持续优化这一过程。此次突破的关键在于创新正电子冷却方法,通过引入激光冷却的铍离子,利用共振冷却使正电子释放能量,将正... 2025-11-21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