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国启动聚变领域国际科学计划

2025-11-24 10:13     来源:中国科学院     核聚变 人造太阳 核聚变能 BEST

开展燃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实现产出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演示聚变能发电……11月24日上午,在位于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大厅,中国科学院“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正式启动并面向国际聚变界首次发布BEST研究计划,聚力点燃“人造太阳”。

中国启动聚变领域国际科学计划

核聚变能,模拟太阳的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数十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磁约束等技术路线,在实验装置上探索聚变反应所需的高参数、长脉冲等严苛条件。“我们将要进入燃烧等离子体的新阶段。”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介绍,这是聚变工程研究的关键,这意味着核聚变像“火焰”一样,由反应本身产生的热量来维持,是未来持续发电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核聚变研究加速,多次打破世界纪录。BEST装置作为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承担“燃烧”使命。根据研究计划,2027年底该装置建成后,将进行氘氚燃烧等离子体实验研究,验证其长脉冲稳态运行能力,力求聚变功率达到20兆瓦至200兆瓦,实现产出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演示聚变能发电。

“这是‘无人区’的探索,将面临许多工程与物理挑战。”宋云涛说,如阿尔法粒子对维持聚变反应所需的超高温条件至关重要,但对其输运规律等研究有待深入。“牵头启动国际科学计划,既能依托中国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团队的建制化优势,也有助于凝聚全球科学家的智慧与力量,协同突破聚变燃烧前沿物理难题。”

根据国际科学计划,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将面向全球开放包括BEST在内的多个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平台,设立开放科研基金、资助高频次专家互访交流。来自法国、英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聚变科学家共同签署《合肥聚变宣言》,该宣言倡导开放共享与合作共赢精神,鼓励各国的科研人员到中国开展聚变合作研究。


推荐阅读

中核环保组织召开中辐院“十五五”规划大家谈

为凸显中辐院战略定位并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11月20日,中核环保在京组织召开中辐院十五五规划大家谈。本次会议采取开门纳智+闭门聚力两段式研讨模式,开门会邀请了国防科工局系统二司,生态环境部西南监督站,中核集团公司科数部、安环部、经营管理部等有关领导,中核集团内外行业专家到会指导。在白天开门纳智的基础上,中核环保于当晚组织中辐院召开闭门聚力研讨会,将领导专家意见要求与内部思考进行了深度融合。闭门会上,中核环保与中辐院... 2025-11-24

惠州核电参与编制的两项团标正式出版

近日,由惠州核电牵头或参与编制的两项团体标准相继正式发布,分别是《华龙一号一回路及辅助系统水过滤器无硅滤芯技术要求》与《核电厂移交接产管理指南》系列标准。两项标准的落地,填补了核电相关领域技术空白,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标准驱动的关键转变,为中国核电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核电厂移交接产管理指南》系列标准由惠州核电牵头,联合中核集团、国电投集团、华能集团等11家国内核电厂共同编制,历经27个月攻坚,经过15次内部评审及核... 2025-11-24

苍南核电开展射线探伤与放射源安全震撼教育

11月18日上午,苍南核电组织开展射线探伤与放射源安全震撼教育活动。苍南核电安全总监李俊峰以知风险,守规矩,护安全为主题开展专题授课。活动现场,辐射防护工程师现场展示了射线探伤作业警示标识、铅衣、铅罐等应急物资,并借助放射源模拟机,直观演示了探伤作业时放射源的规范使用流程,以及放射源脱落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场景,帮助参训人员深化对射线探伤及放射源异常情况的认知。实操演示完毕后,李俊峰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及自身工作经验,深入剖析... 2025-11-24

中国中原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展联学共建

11月19日,中国中原人力资源部党支部、核能开发部党支部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党委联合举办党建融‘核’校企携手·共建国际人才高地联学共建活动。公司党委副书记晁站勇,哈尔滨工程大学核行业就业工作组组长、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玲、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宋阳、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吴越,国际合作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丁学忠出席活动,活动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 2025-11-22

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举办核聚变专题培训

为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提出的鼓励受控热核聚变发展并对其进行科学监管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适应核能领域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需要,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北监督站)组织开展了核聚变原理及最新发展动态专题培训。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开展,生态环境部机关、各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华北片区各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人员共百余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邀请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谭熠副教授... 2025-11-22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