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知名分析化学与环境化学家江桂斌带队访问中广核苏州院,并应邀作专题学术报告。双方围绕化学、腐蚀、环境等技术领域深化合作进行交流,苏州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郝志坚出席交流活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梁瞻翔主持交流。

江桂斌一行参观了苏州院展厅,深入了解苏州院发展历程、业务布局与核心成果。交流会上,双方聚焦核电行业关键技术需求,围绕腐蚀/化学-环境交互因子监检测与产物迁移趋势预测技术、环境污染物防控、人员辐射安全等跨学科解决方案进行专题研讨,共同探索在先进监检测技术与设备研发、科研平台共建与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路径。
郝志坚对江桂斌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对前期合作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指出,多项联合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双方已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希望下一步能够统筹整合双方资源, 在化学、腐蚀、环境等领域,充分发挥苏州院的平台优势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科研实力,推动合作迈向新阶段。
江桂斌对郝志坚提出的深化合作期望作出回应,他谈到,核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方合作的核心基础。在化学分析、腐蚀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合作,对保障核安全有重要意义。后续双方可在核电行业先进装备及监检测技术开发、污染-环境协同机制研究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突破核电关键材料-环境交互技术难题,助力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交流会上,在双方领导的共同见证下,苏州院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俊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环境毒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亚韡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合作迈入新阶段,后续,双方将围绕研发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协同和人才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合作。
江桂斌应邀作《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专题学术报告。他深刻剖析了我国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环境挑战,系统介绍了适用于核电行业的先进监检测技术与方法,指出当前核安全分析领域存在的短板,并从新效应挖掘、新理论构建、新应用拓展、系统性提升四个维度,提出了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的优化路径。
此次交流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双方合作共识、明确了方向。未来,苏州院将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持续深化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为保障国家核安全、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