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联邦大学(FEFU)的科研团队携手库尔恰托夫国家研究中心及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专家,共同研发出一种用于安全、长期处置放射性废物的新材料。鉴于远东地区正规划建设首座永久性核电站,此项成果对该地区意义重大。

该技术采用两阶段工艺:首先,利用合成的NaY沸石净化液态放射性废物,有效吸附放射性锶离子;随后,通过电脉冲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将放射性核素饱和的材料压制成超高密度陶瓷。研究显示,所得材料满足高放射性固化废物的严格要求,其晶体结构与天然长石相似,确保了放射性核素的可靠保存,在自然条件下可稳定存在数百万年。
为深入探究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团队在库尔恰托夫国家研究中心的同步辐射光源上进行了实验。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揭示了锶的固定化机制及陶瓷合成过程中的相变。远东联邦大学高科技与先进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参与了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项目科学主任伊万·塔纳纳耶夫教授表示:“这项进展展示了前沿基础研究如何借助独特科学设备解决国家实际问题。该技术不仅为放射性废物处置提供安全方案,还助力构建环境可持续的核能产业。其关键优势在于,同一种材料既可作吸附剂,又能作为处置基质,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
研究结果已发表于高水平国际科学期刊《分离与纯化技术》。项目由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资助,并得到多家科研机构的支持。远东联邦大学正与库尔恰托夫国家研究中心合作推进同步加速器建设,计划于2030年投入使用,为远东地区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科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