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在广东东莞主办学术研讨会。由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林雪平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以及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和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组成的欧洲科研代表团到访参会。会议期间,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标志着双方在中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合作迈入了实质性阶段。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生致欢迎辞,他对远道而来的欧洲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CSNS运行情况以及CSNS二期工程进展,展现了我国在尖端科研设施研究上的水平和能力。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副校长Annika Borgenstam教授介绍了KTH广泛的科研成就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先进研究,凸显了其在工程教育与材料研究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高能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梁天骄系统介绍了CSNS的中子谱仪及其在多学科领域的创新应用。KTH的Martin Månsson教授“瑞典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中子散射研究”的报告,全面分享了瑞典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布局与最新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就共同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人才交流与未来合作模式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研讨会还举行了CSNS与KTH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约仪式,本次合作不仅加强了CSNS与欧洲顶尖科研机构的联系,更是中国大科学装置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践行开放共享国际合作理念的生动体现。未来,双方将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推动中子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