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万寿寺百年大修 清代塑像通过无损检测探出内伤

2020-12-16 14:11          核技术 无损检测

修缮人员在为观音像本体做扫描前,安装发射器。

北京艺术博物馆所在地万寿寺被誉为“京西小故宫”。上周末,该馆清代塑像挂上了“专家号”,请武汉专家带着专业的透视仪现场问诊。片子显示,这尊倒坐观音泥塑像的颈部隐藏着一条贯穿裂隙。万寿寺观音像抢险监测勘察项目执行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崔德山说,修缮后将给塑像戴上“健康手环”,实时监测健康状况。

这个工程只是万寿寺百年大修的一个环节。“西路和中路大部分古建筑已完成修缮。”艺博馆长王丹说,未来博物馆恢复开放后,古建筑不仅要亮出来,更要合理用起来,比如引入木工坊和女红坊。

塑像拍“胸片”方圆50米禁行

看“专家号”的塑像建于清代,身着薄衣、露臂赤足,盘坐于须弥座上。目前,须弥座已出现断裂,“穿”上了钢支架。

为了搞清塑像本体的伤情,艺博特意请来了崔德山和同事“出诊”。他们还带来了两个黑匣子和不同大小的黑色胶片。崔德山介绍,黑匣子里分别装着电磁波发射器和胶片扫描仪。开始“体检”时,先把胶片放置在塑像身体的不同部位,利用电磁波穿透塑像,成像在胶片上,再传输到电脑上。“通过调节曝光度和曝光时间,还可以观察雕塑局部病害信息,有针对性地分析‘痛点’。”

整个“拍片”过程持续了4个多小时。每拍摄一个部位,崔德山和同事就需要爬上脚手架,调整胶片位置。他解释,人可以灵活调整姿势,但塑像不能移动,就需要手动调整胶片位置。“真正拍摄过程有辐射,所有人员要离现场50米,远程操作。每张片子从布置到扫描出结果,需要花费至少30分钟。”

6张片子探出内伤

“这种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看清内伤。”崔德山说,一共拍了6张片子,分别涉及塑像的颈部、肩部、手臂、须弥座和五彩悬山。

其中,颈部发现了一处暗藏的“伤痕”——“从外部看,塑像颈部只是有一点点龟裂。但通过片子可以看到一道贯穿颈部的裂隙,长近20厘米,宽2至4毫米。”崔德山说,现在只靠中间的木结构维持稳定,伤况较重。

下一步,专家将结合裂缝的位置、方向、大小以及塑像头部的倾斜度等,对其结构进行系统评估,并确定“手术”方案。

塑像将戴“健康手环”

专家们还要给塑像戴“健康手环”,实况监测文物的健康状态。针对不同的“痛点”,会有不同的监测仪器。比如在塑像左、右裂缝处布置裂缝计,监测裂缝张开的大小和速率,时刻掌握变形程度;塑像背后计划装倾斜计,掌握倾斜大小和方向。同时,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等也会配“24小时监护”。

通过4G网络,这些监测内容和数据会传输到电脑和手机的终端。崔德山说:“设备会比对数据,一旦发现某个‘病痛’加剧了,会立刻发出预警。”

目前,万寿寺的百年大修已经推进到东路,考古发掘和古建修缮两项工程同步推进,乾隆当年拜访万寿寺方丈的“御路”已经亮出来了。


推荐阅读

上海石化首次使用无损检测机器人为管道做“肠镜”

近日,无损内壁检测机器人现身上海石化,为炼油部焦化装置大油气管线做了首次管道“肠镜”检查。 2021-06-18

第十六届全国无损检测新技术交流会通知(第五轮)

为交流无损检测新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加强无损检测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第十六届全国无损检测新技术交流会将于2021年7月在哈尔滨举行。 2021-06-17

飞机液压导管裂纹的超声表面波检测

飞机液压导管在服役过程中受到制造工艺或装配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端头的应力集中处容易萌生疲劳裂纹,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疲劳裂纹扩展后将导致液压系统压力降低,严重时则会使液压导管断裂失效,产生灾难性后果。目前,针对上述情况采取的预防措施为定期更换导管,但是这种方法费时又费力,并且有可能误将正常工作的导管也更换下来。为了确保飞行安全,亟需寻求一种可靠的在役检测方法对导管实施在线监控,尽早发现导管中的裂纹,减少其在服役过程中的成本。 2021-06-16

焊缝的X射线检测图像如何区别不同缺陷

焊缝的内部缺陷通常会使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辨别,X射线是最常用于焊缝缺陷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手段。X射线能够穿透金属件,由于缺陷位置与正常部位金属的密度不同,所以在X-Ray检测设备上所呈现的图像明暗对比不同。焊缝不同缺陷的X射线检测图像存在以下差异。 2021-06-11

揭秘无损检测行业的“尖子生”-TOFD无损技术

随着全国首个跨江斜拉桥RBPC钢桥面铺装重置工程的顺利完工,其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引起多方关注,尤其是TOFD无损技术在桥梁日常养护检测和重置工程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业内一直好评。 2021-06-06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