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PNAS》令人兴奋!大脑表观遗传无创成像技术

2022-03-01 13:44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     无创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该团队包括(左起)化学教授Scott Silverman;昆虫学教授Gene Robinson;生物工程教授Fan Lam;动物学教授Ryan Dilger,电子计算机工程教授Zhi-Pei Liang

表观遗传学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机制。研究人员说,这种被称为表观遗传核磁共振成像(eMRI)的新方法将为研究这些变化如何塑造大脑开辟新的途径,使其能够生长、学习和应对压力。这项技术也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化过程的研究中有用。

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上。

“我们的DNA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都是一样的,它不会改变,” King Li博士说。“但甲基等微小分子附着在DNA骨架上,以调节哪些基因被转录成RNA和翻译成蛋白质。DNA甲基化是控制基因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Robinson说,先前的研究表明,当动物对环境做出反应时,DNA甲基化是大脑中发生的几种表观遗传变化之一。Robinson是伊利诺斯州的昆虫学教授,研究蜜蜂的基因组学、经验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他的研究表明,随着蜜蜂的成熟、在蜂巢中角色的改变、遇到新的食物来源或对威胁作出反应,它们大脑中的许多基因都会上调或下调。

在大脑中有两个控制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运行,Robinson说。神经元和其他脑细胞在几秒或几毫秒内对环境信号作出反应,而基因表达的变化需要更长的时间。例如,当一只蜜蜂遇到威胁时,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它依赖于神经元快速激活,并允许它采取防御行动。但蜜蜂的大脑甚至在威胁消失后仍会继续做出反应,通过基因表达的变化为未来的潜在威胁做好准备。

“我们正专注于第二个控制系统,分子控制系统,它依赖于基因表达,”Robinson说。“这些变化可能只需要几分钟,但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精确捕捉活体大脑随时间发生的分子变化。早期对蜜蜂和其他生物的表观遗传学研究需要去除大脑组织或解剖动物进行分析。先前在人类大脑中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酶参与调节一种表观遗传变化,但并没有直接针对这种表观遗传变化。伊利诺斯州的研究小组希望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直接成像活体受试者的表观遗传变化。

对于新方法,团队依赖于一个关键的发现:Li博士意识到一种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可以携带一种被称为碳-13的原子标记进入大脑,在那里它可以提供DNA甲基化所需的碳-13标记的甲基。这个过程将用一种罕见的碳同位素标记DNA。碳-13自然存在于人体中,但它的姐妹同位素碳-12含量要丰富得多,他说,活组织中约99%的碳都是碳-12。

蛋氨酸必须通过饮食来获得,因此研究小组决定验证这个想法,即喂养碳13标记的蛋氨酸来研究对象,可以让它进入大脑,并标记那些正在发生甲基化的区域。

“当我们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认为它可能会失败,”Lam说,他和伊利诺斯州化学教授Scott Silverman合作开发了一种方法来区分甲基化的DNA和大脑中的其他甲基化分子。“但它的潜力太令人兴奋了,我们不得不尝试。”

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成像碳-13,而口服碳-13已经在人体实验中使用了几十年。但是活体动物发出的碳-13信号是微弱的,所以Lam和密歇根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教授梁志培依靠他们在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显著增强eMRI信号。

研究小组首先在啮齿动物身上尝试了这种方法,然后转到小猪身上,小猪的大脑更大,更像人类的大脑。为此,他们依赖于合著者瑞安·迪尔格(Ryan Dilger)的专业知识。Dilger是伊利诺斯州的动物科学教授,专门研究影响猪神经发育的因素。

“这个项目是高度跨学科的,”Lam说。“我们的团队有工程师、成像和放射学专家,以及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很强背景的人。我们还拥有营养科学、动物科学、化学和基因组学方面的专家。”

在对喂食含有碳13标记的蛋氨酸的小猪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检测到大脑中碳13标记的甲基群不断增加的信号。进一步的分析使他们能够将DNA上的甲基基团与其他甲基化分子区分开来。

小猪在出生几周后,大脑中出现了比出生时更多的新DNA甲基化,而且仅从体型变化来看,这种增加远远大于预期。

“这一发现非常令人鼓舞,因为它反映了我们希望看到的,如果这个信号是环境响应的,”Li说。“从动物研究中得知,大脑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区域经历了更多的表观遗传变化。猪大脑的DNA甲基化也存在区域差异,就像经典的MRI研究中存在区域差异一样。

“我们现在希望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人类。把这个标签植入大脑很容易,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我们将通过饮食给人们注射这种药物,然后我们就能检测到这种信号。”

他说,他们首次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比较患有和没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的大脑的研究。


推荐阅读

“万东医疗+西部超导+宁波建信”,这款新研的国产无液氦超导磁共振有何魅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无液氦也是核磁共振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2022-02-24

四部门联合发文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办法中的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检验结果是指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所得到的数据信息。 2022-02-24

人脑中的“歌唱神经元”

科学家结合了可探测脑区范围更广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所收集的数据,以更精确地定位神经元集群的位置。 2022-02-23

新的核磁共振设备在Geisinger Jersey Shore医院投入使用

Geisinger Jersey Shore医院安装了一个新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作为其放射科多阶段升级的一部分。 2022-02-22

中国科大在肿瘤组织微观磁成像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首次建立了肿瘤组织免疫磁显微成像技术,实现了组织水平微米分辨率的磁成像,其具有高稳定性、低背景和肿瘤标志物绝对定量的优势,同时实现了磁和光的多模态成像。 2022-02-21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