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闻
1月19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子医学中心在青岛院区正式启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带领的凤麟核团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签署共建中子医学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2022-01-21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2021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年度运行指标再创新高,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完成主环建筑封顶,上海光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2022-01-20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2年1月18日在京揭晓。
2022-01-18
在《国家科学评论》的采访中,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赵振堂详解上海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2022-01-12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不断产出,并持续通过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科院2021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已最终确定,现予以正式发布。
2022-01-1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坚持自主创新,经过十年科技攻关成功研制了ADS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千瓦高功率连续束流稳定运行。
2022-01-11
1月4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办“我是委员”集体采访活动。来自科技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洪透露,世界上最先进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正在怀柔紧张建设中,预计于2025年底投入运行。
2022-01-06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里,核辐射防护材料往往离不开厚重的铅。然而,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取得了一项新进展,有望改变人们对核辐射防护材料的传统认知。
2022-01-05
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2022年运行计划进行了评审。
2021-12-29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和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首次采用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重建了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遗址古人类生存时期的古环境,并结合石器技术分析尝试探讨了人类行为适应性的相关问题。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