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闻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文批准了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团队)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的超精密纳米光栅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2021-05-10
4月30日,浙江首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重离子医学中心正式开工建设,中心落户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国科大肿瘤医院”)。项目投资达11 5亿元,配备国产重离子治疗系统,计划土建工期18个月,3年后投入使用。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与核辐射摩擦学组一直致力于固体润滑材料辐照损伤行为研究工作,团队选取类金刚石碳膜(DLC)和金属硫化物基薄膜(MoS2)两类润滑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了重离子模拟中子、伽马射线等辐照环境下材料损伤形式与演化,以及辐照损伤对润滑薄膜材料力学、摩擦学服役行为影响规律。
2021-05-03
近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有效载荷硬X射线成像仪(HXI)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完成分系统级别转正样评审,进入正样研制阶段。
2021-05-03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在基频激光辐照下双离子溅射薄膜的激光损伤研究取得进展,结合损伤破坏机制和过程分析对溅射致密薄膜出现的高低能量下不同的破坏进行了较好的解释。
2021-04-25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世真,便是其中一位。作为世界上最早参与研究放射性核素的科学家之一,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心血,让核医学在我国落地生根。
2021-04-22
4月19日,全国首个医用轻离子生产应用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福建莆田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森玉,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红卫,莆田市领导李建辉、傅冬阳、林素琼,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等出席启动仪式。
2021-04-20
看人类如何点亮可控核聚变的「科技树」,制造终极能源、点燃人造太阳!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为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持。
2021-04-19
近日,由财政部支持、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理化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零下269摄氏度)千瓦级和超流氦温度(零下271摄氏度)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将可满足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氦资源开发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
2021-04-19
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大楼深处,有一个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文名为东方超环,简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
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