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国科学院新闻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团队首次合成新核素铀-214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合成新核素铀-214,并在重核区首次发现强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导致α衰变中α粒子形成几率显著增强的现象。相关研究于4月14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 2021-04-16

我国科研人员在Fe-60起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及合作者近日开展了恒星环境下59Fe激发态β衰变寿命的实验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2021-04-15

高温镍基合金辐照熔盐腐蚀协同损伤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金辐照研究团队在高温镍基合金辐照熔盐腐蚀协同损伤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详尽地阐述了不同类型腐蚀条件下,辐照熔盐腐蚀的协同损伤效应及相关机制。 2021-04-12

破解高能宇宙线起源之谜 科学家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4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利用我国西藏羊八井的ASγ实验阵列,中日两国研究人员观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弥散伽马射线辐射,最高能量达957万亿电子伏特, 接近1拍电子伏特(1000万亿电子伏特)。这些超高能伽马射线的方向并没有指向已知的低能段伽马射线源,而是弥漫分布在银盘上。 2021-04-06

应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箱新冠病毒消杀的小型电子帘加速器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3月29日,中国广核集团会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深圳联合召开项目成果发布会,宣布完成我国首台套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箱消毒的示范应用装置研制,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项目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 2021-03-31

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项目成果通过专家评审

3月29日,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项目成果通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赵红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丰、生物医学专家马岚、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哈益明、清华大学教授马辉等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审。我国首台套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的示范应用装置同步完成研制。 2021-03-31

国产世界上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研制成功

3月16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加速器束流经过能量选择系统与二四极铁、治疗头等传输系统到达系统治疗头,实现200MeV(兆电子伏)稳定质子束流从治疗室引出,这标志着国产世界上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研制成功。 2021-03-23

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研发多英寸钙钛矿生长策略助力集成电路成像

日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生忠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刘渝城、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ercouri G Kanatzidis合作研发出了一种有效的晶体生长策略以制备多英寸的高品质高质量多元混合离子钙钛矿单晶(FAMACs SCs),并利用这种大尺寸纯相的钙钛矿单晶设计制备出自驱动集成光探测器。 2021-03-19

中科院植物所土壤碳稳定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带调查、14C同位素技术以及全球尺度的整合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植物碳输入对不同层次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差异。 2021-03-15

《原子质量评估AME2020》正式出版 为核技术应用提供基准数据

3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原子质量评估AME2020》专刊在《中国物理C》2021年第三期正式出版。这是继AME2012和AME2016后,第三次在中国的学术期刊《中国物理C》出版该专刊。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