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新闻
					
				
				
				
										
												
												
							
							来自瓦伦西亚大学和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 (CSIC) 的联合中心粒子物理研究所 (IFIC) 的一组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种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专利,该设备能够同时监测放射性过程和核反应中产生的伽马辐射和中子。
							
								2021-11-16							
						 
					 
										
												
												
							
							大约十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顺教授开始在北京谱仪BESIII实验中,组织量子色动力学(QCD)相关的精确测量与检验工作。由此组建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利用正负电子湮没数据,测量了多种重子在类时区域的形状因子,揭示了重子内部的电磁分布,并有助于理解重子内部的相互作用。
							
								2021-11-16							
						 
					 
										
												
												
							
							11月1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中科院高能所东莞研究部召开。
							
								2021-11-15							
						 
					 
										
												
												
							
							原子能院“基于强流回旋加速器的BNCT(硼中子俘获)癌症治疗装备”入选孵化中心第一批转化项目,进行了入孵签约。
							
								2021-11-14							
						 
					 
										
												
												
							
							工程师已经成功地使用核辐射而不是传统技术无线传输数字编码信息。无线电波和移动电话信号依靠电磁辐射进行通信,但在一项新的发展中,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工程师与斯洛文尼亚的Jožef Stefan研究所合作,用 "快中子 "代替数字编码信息进行传输。
							
								2021-11-11							
						 
					 
										
												
												
							
							北京谱仪III国际合作组对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实验结果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问题,还观测到了中子电磁形状因子随质心能量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结构。
							
								2021-11-11							
						 
					 
										
												
												
							
							大科学装置是打造原始创新的国之重器。截至目前,我国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达到50多个,在材料、能源、生命、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布局框架已初步成形。
							
								2021-11-11							
						 
					 
										
												
												
							
							【朝闻天下】勇攀科技高峰,创新决胜未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四台谱仪投入运行。
							
								2021-11-11							
						 
					 
										
												
												
							
							硼-10酸是一种固体状态,由于对慢中子和γ射线有强吸收作用,还可以释放出α射线和7Li粒子;硼10同位素产品为核反应堆的中子吸收剂或屏蔽材料。
							
								2021-11-10							
						 
					 
										
												
												
							
							针对辐照损伤对固态氚增殖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戚强课题组博士生顾守曦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一系列进展。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