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元素新闻

王朝阳等-GGR:开发了Sn同位素分析技术并测定了国际岩石标样的Sn同位素组成

Sn有10个同位素,是所有自然界元素中拥有同位素最多的元素,其地球化学性质表现为中等程度的亲铁和亲铜性,在岩浆分异过程中表现为不相容性。这些地球化学性质使Sn同位素体系能够应用于研究火成岩的成岩过程;太阳系和天体的形成及演化;Sn矿床的成因等方面。 2022-09-07

放射性衰变及辐射类别

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两类。迄今为止,人们共发现了上述的118种元素的3100多种核素,其中稳定核素有271种,其余都是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不稳定的,会不断地发出射线而变成另外一种核素。这种能自发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之为放射性,而这一过程则称为放射性衰变。 2022-08-22

核物理,首次测量出:地球上最稀有砹元素的电子亲和力为2.41578eV

科学家使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核物理设备,首次测量了化学元素砹(At)的电子亲和力,这是地球上自然存在最稀有的元素。 2022-08-17

放射性同位素锕-225,正适合治疗癌症

放射性同位素是不稳定的同位素;当它们衰变时,会发射出放射性粒子或光线(或两者兼有),当它们释放出一定数量的粒子时,会变成另一种同位素,甚至是另一种元素。同位素如此转化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由于放射性同位素所释放的能量类型不同,它们会损伤活体组织。但这种破坏能力也可以针对癌细胞释放出来。 2022-08-05

北京同步辐射漫散射线站助力用户取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新进展

研究人员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1W1A-漫散射实验站使用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GIWAXS)、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对钙钛矿电池的结晶过程进行了原位表征。GIWAXS测试结果表明:在前驱体薄膜中引入氯元素可以形成多元合金(Cs0.05PbI2.05-xClx),使前驱体薄膜具有垂直于基底生长的择优取向和更强的结晶性。 2022-07-22

研究揭示4.2ka事件时我国中南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谭亮成课题组及其合作团队通过湘西惹迷洞高精度测年(大部分测年误差<10年)石笋的高分辨率(<4年)碳氧同位素(δ18O、δ13C)和微量元素(Mg/Ca、Sr/Ca和Ba/Ca)记录,重建了我国中南地区5.7-3.9ka时期的降水变化,并对比了江汉平原新石器文化的分布和演化。 2022-07-18

用1克月壤找到同位素氦-3提取的“秘密”

氦-3作为氦(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个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在能源、科学研究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比如,作为一种可控核聚变的燃料,氦-3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开采所需能量的250倍,是铀-235核裂变反应(约为20)的12.5倍。 2022-07-11

北京同步辐射1W2A小角实验站助力用户在有机凝胶领域取得新进展

论文作者首先制备了Ca-POM纳米线,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分辨率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AC-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小角X射线衍射(SXRD)等技术研究了纳米线的形貌,然后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获得了纳米环的元素组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研究了纳米线的组分及结构。 2022-07-08

研究人员在地球最古老的地下水中发现了地下水,放射性元素自然地存在于含矿物和矿床的围岩中

铀和其他放射性元素自然地存在于含矿物和矿床的围岩中。这些元素提供了关于地下水作为化岩营养(或吃岩石的微生物群)的动力来源的新信息,这些共生微生物群以前在地球深层的地下发现过。当铀、钍和钾等元素在地下衰变时,产生的阿尔法、贝塔和伽马辐射会产生连锁反应,在周围的岩石和流体中引发所谓的放射性反应。 2022-07-07

共振X射线发射光谱下稀土金属价态转变研究获进展

“共振X射线发射光谱(RXES)是迄今为止在高压下研究稀土元素价态变化的最强大的实验技术,它可以提供可靠的电子结构测量,从而使我们能够检测到Eu在高压下电子结构的变化。”丁阳说。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