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器新闻
在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资助下,西北大学与费米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发明一种3D打印高温超导体的新工艺,首次制造出具有单晶微结构的3D打印陶瓷超导体,目前该技术正在等待美国专利批准。相关研究成果论文已于2月2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一颗由单粒种子3D打印而成的超导体样品——形状像一架纸飞机——悬浮在磁铁上方。图片来源:张鼎昌超导体作为一种特殊材料,能在极低温度下实现零电阻导电,而高温超导体因工作温度高于传统超...
2025-04-29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与中山低温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国内首台万瓦级氦制冷机。该制冷机是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首台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液化模式下氦气液化率达3370升每小时,将应用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为处理核废料提供低温环境。万瓦级氦制冷机模型(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供图)液氦温区制冷技术不仅能为基础科学研究、医疗设备研发、稀有气体分离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还能为解决...
2025-04-28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串列加速器系统通过验收。这是国内首台套商品化串列加速器,标志着我国在串列加速器高端仪器设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串列加速器的完全自主可控。串列加速器是核科学研究的关键设备,可用于核物理、单粒子效应、材料科学等前沿基础研究,同时可助力半导体高能离子注入、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等产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技术升级。长期以来,国际上仅有两家公司具备商品化产品生产能力。我国相关...
2025-04-27
4月16日下午,法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合作专员安诺(Xavier ANTOINE)教授一行4人到访近代物理所。低能粒子束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孙良亭研究员主持交流活动。安诺教授一行参观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RFL)和所史馆,深入了解了研究所的发展、重要科研产出及国际合作成果。安诺教授高度评价HIRFL作为国内核物理与重离子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平台,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取得的成就。在座谈中,安诺教授详细介绍了中法两国在科技...
2025-04-22
4月21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召开期间透露,2025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预计可达万亿元。黄平表示,我国在核技术应用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体系,涵盖医用同位素、加速器、放射源、核仪器装备、辐照应用及特色核医疗等近40个细分领域,已形成从研发到应用完整产业体系。据测算,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从2015年的3000亿元,到2022年已接近7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
2025-04-22
近日,由俄罗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山东大学10名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以核物理研究所名义对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I.Budker核物理研究所(INP)展开访问。此次访问聚焦高能物理与加速器物理领域合作深化,并重点交流了俄罗斯超级Charm-tau Factory对撞机项目与中国超级Tau Charm Factory对撞机项目的并行研发进展。从左至右:刘建北教授、唐静宇教授、郑彦恒教授。照片 - A. Skovorodina。访问期间,代表团成员郑阳恒教授(中国科...
2025-04-19
近日,一支由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电子系员工、研究生及学生组成的年轻科研团队,正致力于研发一款名为PixelVision的先进像素探测器。该探测器具备记录X射线范围内单个光子并精确测量其能量的能力,有望为材料及生物组织成分分析提供详尽数据,并助力生成高分辨率的彩色X射线图像。目前,该项目团队已入选俄罗斯原子能公司与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技术加速器联合发起的第四轮资助计划。传统放射线照相技术依赖于身体组织对X射线吸收率的差异来成像...
2025-04-18
近日,瑞典斯德维克公司(Studsvik)与欧洲研究基础设施联盟(ERIC)旗下的欧洲散裂中子源(ESS)签署协议,正式确立双方在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的合作关系。ESS项目目前正在瑞典隆德市郊外加速建设,预计于2028年全面竣工,届时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基于加速器的中子源科研设施,专注于物质结构与行为研究。根据协议内容,斯德维克公司将承担ESS项目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工作。具体而言,斯德维克将设计并推动两座先进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的许可审批。其中一...
2025-04-18
近日,多扎核电站工程支持部门专家团队完成了对俄罗斯重点科学设施——共享中心西伯利亚环形光子源(SKIF)辐射监测装置的安装监督与调试工作。该任务系根据与JSC Concern TITAN-2签订的专项合同执行,合同内容涵盖辐射监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及供应。根据项目规划,2025年第二季度将推进储存建筑物内辐射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同步为科研院所的注入器、储存器、远程站及研究站配备便携式与个人防护设备,以完善辐射监测体系。此前,SKIF加速器综...
2025-04-15
光学激光器可用于对准复杂的生物分子,实现单分子成像近日,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合作,在单粒子衍射成像(SPI)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技术利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重建纳米粒子和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但传统方法需对数十亿个粒子成像,且图像清晰度受限。此次研究通过激光诱导取向技术显著改善了分子成像效果,为解析蛋白质等大分子结构开辟新路径。激光诱导取向技术基于分子各向异性极化率与激光...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