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新闻
近日,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发布通知,就《堆照同位素生产设施辐射防护设计准则》等三项团体标准公开征集意见。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三项团体标准,均由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提出并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分别为《堆照同位素生产设施辐射防护设计准则》(CIRA-STD2329)、《堆照同位素生产设施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设计准则》(CIRA-STD2331)以及《堆照同位素生产设施初步设计文件的格式与内容》(CIRA-STD2332),目前这三项团体标准已完成...
2025-07-29
7月24日,NANO Nuclear Energy宣布正式加入加拿大核协会(CNA)。该协会自1960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加拿大核工业的核心倡导组织。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加拿大核技术每年通过替代化石燃料减少8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并供应全球50%的钴-60(一种用于癌症治疗和医疗设备消毒的放射性同位素)。随着小型或微型核反应堆等下一代技术的引入,加拿大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核工业的领先地位。加拿大核协会首席执行官兼主席乔治·克里斯蒂迪斯表示:我们热烈...
2025-07-28
俄罗斯物理学家近日提出一种用于中子记录的闪烁玻璃制造技术,可实现工业规模生产且在俄具备可行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粒子与核物理学》杂志,该技术将应用于核电工程、医学及辐射监测系统等领域。闪烁玻璃是一种能使电离粒子(如γ量子、α粒子和β粒子)产生闪光的材料,常用于辐射探测器以记录和测量粒子能量。此次研发的闪烁玻璃基于同位素锂-6,其作为吸收剂可将中子转化为带电粒子。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无需高科技设备...
2025-07-28
7月23日下午,市核电办党组书记、主任陆海宾带队赴上海核舟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核舟医药)调研,双方围绕产品研发、产业布局、技术平台等开展座谈交流。核舟医药首席执行官廖迈菁接待了陆海宾一行。陆海宾指出,核药作为核技术应用产业极具前景的细分赛道,正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潜力巨大。希望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一是深化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国外尖端技术资源,加强与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开展常态化、深层次的临床研究合作,不断提升...
2025-07-27
记者日前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获悉,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同位素技术研究室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近日在L10型铂基(L10-Pt)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以《通过调控轨道的相互作用构建铂金属间合金准共价键网络助力高性能燃料电池》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影响因子15.7),为提升氢燃料电池性能、助力能源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07-23
俄罗斯TVEL公司称,其研发的第十代铀同位素分离机——新型气体离心机即将开展工业试运行。据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燃料部门TVEL介绍,新机器超越了俄罗斯原子能公司企业运行的所有前几代离心机。新一代离心机将在TVEL股份公司的一个工厂进行工业试运行,在铀浓缩车间开展的测试将是开发的最后阶段,之后将投入批量生产。TVEL股份公司科技活动高级副总裁亚历山大·乌格留莫夫表示,此次研发是设计师、技术人员和制造商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他称,公司正...
2025-07-23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在核部件创新领域取得新进展,于高通量同位素反应堆(HFIR)上成功测试了两个3D打印不锈钢实验舱。ORNL研究人员在其实验室的制造示范设施中使用激光粉末床系统,3D打印了用于辐照实验的316H不锈钢胶囊。该胶囊为实验提供了压力和密封屏障,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措施。图片来源:ORNL,美国能源部此次测试的3D打印胶囊由ORNL研究人员在其制造示范设施(MDF)中,使用激光粉末床系统以316H不锈钢为材料制成。该钢...
2025-07-21
7月18日,由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聚能)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建设完成,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这标志着直线型场反位形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正式从实验室迈向应用端。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受访者供图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受访者供图据悉,核聚变的原理是模拟太阳发光发热,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核聚变反...
2025-07-21
7月17日,中国同辐党委书记肖亚飞一行到访核动力院,与核动力院党委书记姚刚就进一步深化院企合作,协同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进行座谈。中国同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国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蕴韬参与交流。会上,核动力院介绍了院医用同位素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中国同辐介绍了公司6+N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概况,双方就共同推进核技术应用科研协同、产研协同、科融协同等开展深入研讨,形成广泛共识。双方明确将加快建立专...
2025-07-20
吞下一颗小小的尿素胶囊,半个小时后,对准集气袋长呼一口气,等待片刻,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便一目了然。这种检测方法无痛、无创、快速、简便,已成为幽门螺旋杆菌检验的金标准。该检验背后,一种名叫碳-14的放射性同位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碳-14严重依赖进口,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碳-14量产技术。为填补这项空白,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组建研发团队矢志攻关,历时5年多,在全球首次实现应用商用重水堆机组批量生产碳-14。秦山核电总经...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