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
在随后的学术报告中,郭威研究员、陈金根研究员分别以《世界先进裂变核能前沿概述》、《上海应物所及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介绍》为题,对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系统、核能综合利用科学和技术等科学前沿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与在座学子进行互动交流。报告后,在叶祥熙研究员的带领下,复旦师生参观了核能展示大厅,近距离参观科研装置,感受研究所笃信科学、追求真理的科研氛围。
2022-09-19
路易体病包括帕金森病(PD)、帕金森病痴呆(PDD)和路易小体痴呆(DLB)。关于DLB和PDD是否代表相同的疾病目前仍然存在争议。该研究对67例DLB患者、50例PDD患者、30例认知正常的帕金森病(PD-NC)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的脑葡萄糖代谢PET影像(18F-FDG)进行空间协方差分析,并构建疾病特异性脑代谢模式,即路易小体痴呆相关模式(DLB-related pattern, DLBRP)和帕金森病痴呆相关模式(PDD-related pattern, PDDRP)。
2022-08-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陆瑶、副研究员刘显明与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刘婷姣团队合作,在数字微流控多靶标免疫分析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2-07-28
为更好践行科室“质量优先”发展理念、落实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机制。7月13日,核医学科举行技术组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座谈会。科室主任石洪成教授与会指导,技术组各年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2022-07-26
近日,我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1820组)陆瑶研究员、刘显明副研究员与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刘婷姣教授团队合作,在数字微流控多靶标免疫分析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2-07-25
30秒能做什么?可能看不完一份报纸,听不完一首歌,但对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来说,只需要30秒时间,就可以用PET-CT告诉你一个完美的答案。
2022-05-28
记者昨日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主任章真教授团队响应患者需求,基于联影医疗诊断级CT一体化直线加速器 uRT-linac 506c,与“云端”信息化技术,实现行业首个直肠癌远程在线自适应放疗,为肿瘤患者打通了“疫情生命通道”,同时大幅降低了医生、物理师、患者的交叉感染风险。
2022-05-27
近年来,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胆管癌的转化治疗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外科取得很大进展。以“介入”和“免疫+靶向”为特点的多学科综合“三步疗法”治疗,让许多错过或无法手术的患者获得根治机会。
2022-05-19
在春节来临之际,《知识分子》邀请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施郁评介2021年物理学各领域的进展,今天刊发粒子物理部分。
2022-01-19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和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首次采用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重建了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遗址古人类生存时期的古环境,并结合石器技术分析尝试探讨了人类行为适应性的相关问题。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