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新闻
通过建立基于粉末床熔融的选择性激光熔化 (SLM) 和电子束熔化 (EBM) 增材制造设施,ARCI 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金属增材制造 (AM) 中心。研究人员在此制造过程中利用了他们在 AM-SLM 方法中的专业知识。
2022-06-06
在陆地上,核技术可以精确识别和测量污染物。使用这些技术,原子能机构协助各国对环境保护举措进行监测、建模和评估。这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如何培训来自非洲的科学家和专家正确收集和预处理环境样品以测量放射性的一个例子。
2022-06-06
航天育种虽然已经是成熟的育种技术,但是由于成本高,资源有限,一直只面向少量的领域开放。尤其是益生菌菌种这一“活着的种子”所具有的独特生物学特性,想要登上空间站更是难上加难。
2022-06-06
“非常开心,我们的甜菜种子再次搭乘神舟飞船飞向太空。”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甜菜高品质品种改良团队”吴则东研究员比别人更多一份兴奋。由他们团队培育的一对甜菜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率100%)和保持系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开始启动空间搭载实验。
2022-06-06
据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项目中的“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实验材料,是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由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征集,向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申请,参加了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遴选,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由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审核批准后实施的。
2022-06-06
今年我院核医学科有五位毕业生进行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研究涉及内容有基因表型及其预测模型研究、新型多肽分子探针和诊疗一体化分子探针研发、新型显像剂临床评价、PET/CT影像组学研究等。
2022-06-05
今天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由中广核技下属中广核达胜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位于湖北省襄阳市的电子束处理际华纺织印染废水示范项目出水水质达标,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2022-06-05
核电池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物理学家亨利·莫斯利(Henry Moseley),1913 年,他演示了粒子辐射制造电流的实验。在 1950 至 1960 年代,航空航天业认为或可将莫斯利的研究用于航天器上,以为其提供长期动力。当时,也有公司在研究将核电池应用在无线电接收器等方面。
2022-06-04
柳卫平在报告中阐述了核天体物理作为交叉学科,与核物理、天体物理和天文观测的关系,总结了国际及我国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前沿进展,提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外推和网络计算等关键科学问题。
2022-06-02
PET/C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一种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影像设备。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