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新闻
国际专家小组访问了地区卫生机构,包括卢旺达布塔罗医院的癌症中心。(照片:L. Haskins/原子能机构)近日,一项国际评估发现,卢旺达已采取重要措施应对全国范围内的可预防癌症,但仍面临提高癌症综合治疗覆盖率的挑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开展的imPACT审查于今年一月份完成,对卢旺达的卫生系统能力以及癌症治疗和控制需求进行了评估。卢旺达卫生部卢旺达生物医学中心主任Claude Mambo Muvunyi表示:这...
2025-03-11
近日,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团队在分子影像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small-animal PET scanner with 213 mm axial length using NEMA NU 4-2008 standards》为题,发表于《Medical Physics》期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作为功能成像的核心技术,在肿瘤诊疗、神经科学及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基于啮齿类动物与人类的高度生理病理相似性,小动物PET成像
2025-03-11
2025年2月19至21日,由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蕊带队,共计22名教师及在读硕博研究生组成的研学团,依次前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01所)、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国家核安全技术中心核行业相关单位进行调研交流,获得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圆满完成了此次研学实践项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月19日,研学团抵达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这里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工程性核...
2025-03-10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北京大学研究团队首次测量出粲重子Ξc(3055)+(0) 的自旋-宇称量子数为3/2+,以及Ξb0(-)→Ξc(3055)+(0)π-衰变的宇称破缺参数,为探索强相互作用机制、理解重子谱学及其衰变性质提供了关键实验依据。相关研究以首次测量Ξc(3055)+(0)自旋-宇称为题2025年2月28日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5-03-10
红外激光产生电子束,而光学激光则用于对由此产生的不稳定性进行成像。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近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首次成功拍摄到罕见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现象,捕捉到高能电子束形成意大利面条状细丝的画面。这一发现为等离子体粒子加速器和聚变能研究提供了重要见解。等离子体是一种超热的带电粒子混合物,当粒子流发生变化时,会出现不稳定性,导致一些粒子聚集成细丝。这些细丝会产生磁场,进一步破坏等离子体的...
2025-03-10
摄影师查尔斯·布鲁克斯 (Charles Brooks) 和澳大利亚核科学技术组织 (ANSTO) 高级物理学家尤金·谭 (Eugene Tan) 拍摄了这张澳大利亚同步加速器的照片,该加速器将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装置内的超级磁铁可能会吸住相机镜头,工程团队必须在拍摄开始前对摄像设备进行磁性测试,并部分拆卸低温波荡器,但为了拍摄出独特的镜头,这些困难是值得的。...
2025-03-10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评估(IRRS)准备会议于2025年2月26日至27日在京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出席活动并致开幕词,评估组组长、英国核监管办公室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监督员福伊视频致辞,评估组副组长、巴基斯坦核监管局主席曼苏尔,评估组协调员和副协调员在华出席会议。中方表示,中国政府重视此次综合评估,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此前开展的历次综合评估对中国借鉴、吸收国际经验,提高核与辐射安全...
2025-03-10
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以下简称安装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安装系统负责人刘志宏介绍,作为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重要...
2025-03-10
近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与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开展聚变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活动。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推动可持续聚变能源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图片来源:英国原子能管理局根据协议,双方将首先从建设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氚燃料循环设施开始。该设施名为英国原子能机构-埃尼H3AT氚环路设施,位于卡勒姆校区,预计将于2028年完工。该设施将致力于氚的回收和再利用,这对于未来聚变发电站的燃料供应和技术...
2025-03-10
3月6日,记者从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员孙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邹长铃、胡水明等合作,在氦原子光谱测量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揭示了量子力学后选择效应对氦原子光谱跃迁频率精密测量的显著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后选择效应作为量子力学中的一种有趣现象,常被用来放大微弱信号以提高测量灵敏度。研究团队在精密光谱测量中发现,这一效应也会引入显著的系统性偏差。基于后选择效应的氦原子精密光谱学实验...
2025-03-08